(文/观察者网 张家栋 编辑/高莘)
10月22日,在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SAECCE 2025)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以下简称技术路线图3.0)。
张进华表示,技术路线图3.0是回应汽车产业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时代之问的战略路标,旨在推动行业共识。
自2012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10万辆增长到2022年的1000万辆,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40%以上,迈入全面市场化阶段。2016年和2020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已组织行业研究,分别发布了技术路线图的1.0和2.0版本,并为行业技术发展提供了支撑。
但张进华也指出,当前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取得的显著成效,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技术突破、协同创新、标准建设和人才支撑四个方面仍需系统改进。
文中图片均来自中国汽车学会直播截图
而最新发布的技术路线图3.0,则是面向2040年,以1个产业报告、5个技术群和26个专题为研究框架,构建新型汽车产业生态的最新行动计划。
从整体目标来看,技术路线图3.0列出了我国汽车行业6个全新的发展目标:我国汽车碳排放总量将先于国家碳排放承诺,于2028年左右提前达峰,并在2040年较峰值下降60%以上;新能源汽车到2040年渗透率将达80%以上;车路云基建成熟,并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应用;中国成为全球汽车科技创新策源地;建成现代化汽车产业集群;融合全球产业体系,进入世界汽车强国前列。
具体至技术方向上,技术路线图3.0共列举出行业形成的5大共识:
一是“进一步坚持了内燃机仍将是汽车的重要动力来源”。至203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实现全面混动化;到2040年,含内燃机乘用车(HEV、PHEV、REEV)销量在乘用车新车销量中的比例仍将有三分之一左右。
二是“进一步强调了未来5—1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市场主流产品。”至2040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85%以上,其中BEV占80%;新能源商用车的应用场景将从当前的城市、短途场景不断拓展至中长途场景。
三是“进一步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市场化发展快车道。”到2040年,L4级智能网联汽车全面普及,L5级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进入市场,网联协同场景覆盖度、安全可靠性不断提升,支撑无人驾驶大规模安全应用。
四是“共性支撑技术向智能化、集成化、跨域融合转型。”随着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智能底盘、电子电气架构、汽车芯片、操作系统等将向一体化融合迈进,支撑形成开源开放、软硬芯垂直整合的生态体系。
五是“技术路线图3.0首次提出汽车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级体系以及实施方法论。”到2040年,以提质、增效、降本、低碳引领,通过数据互联互通与数据闭环,实现汽车制造全环节研产供销服一体化。
作为方向指引与建议,技术路线图3.0的发布并非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唯一解,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表示,未来,学会还将组织相关专家对技术路线图进行深入解读,持续开展路线图目标路径的年度评估与修订,为政产学研各界提供科技创新战略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