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西哥的汽车金融圈,最近流传着一组反差强烈的数据:汽车信贷的逾期贷款率只有1.09%,稳坐最健康金融领域的宝座。
而一墙之隔的汽车租赁行业,违约拖欠率却飙到了8%,几乎是前者的8倍。
同样是围绕汽车做文章,境遇却天差地别,这背后藏着墨西哥租车业的大难题。
卡脖子的"收车难":违约了也拿不回车子
墨西哥汽车租赁协会(Amave)主席费尔南多·诺列加心里跟明镜似的,行业的病根就出在"没法好好收车"上。
按现在的规矩,租车公司根本没有专门的法律撑腰,要是客户突然停交月租,想把车子收回来比登天还难。
这可不是小事。
租车公司的车子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一辆车被拖欠租金几个月,不仅拿不到收益,连本金都可能打了水漂。
为了cover这些损失,公司只能把租金定得更高,最后埋单的还是普通消费者。
更糟的是,投资者看到这乱糟糟的局面,也不敢轻易砸钱进来,整个行业只能在低水平里打转。
好在事情有了转机。
Amave牵头搞的法律改革提案已经有了眉目,核心就是给租车公司"收车权",客户违约就能合法收回车辆。
诺列加透露,这个提案已经过了墨西哥经济部的积极评估,接下来就要提交参议院审议了。
要是真能通过,逾期率降下来,租金说不定能跟着降,更多人就能租得起车了。
90%墨西哥人没分清的门道
其实不光是法律问题,很多墨西哥人压根没搞懂"租车"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他们眼里,汽车就是实打实的财产,必须攥在自己手里才踏实,却不知道租车这模式藏着不少便利。
简单说,租车和买车的核心区别就俩:所有权和花钱方式。
要是走汽车贷款,交了首付按月还款,最后车子是你的,相当于"分期付款买财产"。
但租车不一样,你交的月租只是"使用费",车子始终是租车公司的,到期不想续了直接还回去就行,连过户手续都省了。
这里面还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纯租赁",适合那些喜欢新鲜感的人,租个两三年换新车,从来不用操心卖旧车的麻烦。
而且这笔租金能全额抵税,不过可惜的是,现在只有做生意的人、公司或者专业人士能享这个福利,普通工薪族沾不上边。
另一种叫"金融租赁",租期满了要是对车子有感情,补个差价就能把车买下来,算是"先租后买"的折中方案。
大众汽车官网早就把话说透了:纯租赁就是给那些"不想拥有车,只想用好车"的人准备的。
但在墨西哥,能想通这层道理的人太少了。
虽说有各种难题,墨西哥租车业今年上半年还算争气。
就算经济大环境一般,消费增速也慢,但新车投放量还是涨了3.4%。
诺列加说这市场算稳得住,下半年就算不会大爆发,保持温和增长还是有戏的。
不过拆开来看,行业里藏着不少隐忧。
Amave旗下企业的车队加起来有35万多辆,但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只占3.5%,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不是租车公司不想进电动车,实在是充电太不方便。
目前墨西哥全境也就3万多个充电接口,还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偏远点的地方想找个充电桩比找加油站难十倍。
虽然Evergo公司计划到2028年底再装5000个充电桩,但这远水救不了近火。
比电动车更惨的是卡车租赁。
受美国贸易政策的折腾,加上货物进口量降了,今年卡车租赁市场比去年直接下滑30%。
要知道去年可是卖了5万辆卡车的巅峰年份,今年一下子回落到3.6万到3.8万辆的平均水平。
好在诺列加觉得已经触底了,等到第四季度说不定就能稳住。
毕竟墨西哥95%的重型卡车都出口美国,最近美国又要征25%的关税,能扛到现在已经不容易了。
最让诺列加着急的,还是墨西哥那低得可怜的租车渗透率,只有4%。
反观北边的美国,这个数字接近80%,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租车的习惯。
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问题根源还是在"观念"上。
墨西哥人对汽车的执念太深,总觉得"不是自己的车不踏实",却没算过一笔经济账。
租车的首付比买车低得多,平时的保养、维修大多不用自己操心,出了小问题直接找租车公司,反而省了不少麻烦。
更关键的是金融教育没跟上。
结语
很多人不知道租车能抵税,不知道不同租赁模式的区别,甚至以为租车都是"坑"。
Amave现在想做的,就是一边推法律改革,一边普及租车文化。
要是真能成,不光大家能用上更新、更安全、污染更少的新车,说不定还能把国内消费带动起来。
现在的墨西哥租车业,就像一辆缺了油又没修好刹车的车:法律是"刹车系统",得赶紧修好;租赁文化是"汽油",得慢慢加满。
诺列加和整个行业都在等,等那部法律通过,等更多人想通"用车比拥车更重要"。
到那时候,4%的渗透率说不定真能往上窜一窜,毕竟谁不想花更少的钱,开上更好的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