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条新闻,说实话愣了好一会儿。
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当大家都在谈论富豪如何给子女铺路、如何守住家业的时候,突然有个人反其道而行之,把一手打造的商业帝国交出去,自己转身去干了一件在很多人看来"不挣钱"的事。
这个人就是曹德旺。
福耀玻璃前几天发了个公告,79岁的曹德旺正式辞去董事长职务。看到这消息,我脑子里第一反应是:这位把乡镇小厂做成全球汽车玻璃龙头的老爷子,终于要享清福了?
哪知道事情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接班的是他儿子曹晖,这个安排其实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布局了。2015年那会儿,曹晖还主动辞职出去创业,当时外界各种猜测,说父子俩闹矛盾了。结果没想到,后来曹德旺把儿子的公司并入福耀,一步步把他带回核心层。
你看,这就是高明的地方。不是直接把位子给儿子坐,而是让他先出去摔打摔打,证明自己的实力。
曹晖也确实争气。美国那边对福耀征反倾销税的时候,就是他带队打官司,硬生生给赢了回来,顺便还把销售额提升了30%。这份成绩单摆在那儿,谁也说不出什么闲话。
有人可能会说,那毕竟是富二代嘛,有资源有平台。但你想想,多少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最后把家业败光的?能守住就不错了,还能带着企业往前走的,真没几个。
曹德旺虽然辞去了董事长职务,但福耀直接给他委任了个"终身荣誉董事长"的头衔,以后还会以董事身份参与战略决策。听起来挺体面,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的重心早就不在企业经营上了。
那在哪儿呢?
教育。
前阵子福耀科技大学已经迎来首批本科生了,9月份开学的。这所学校开的都是硬核专业——计算机、智能制造这些,校长还请来了大名鼎鼎的王树国。你知道王树国是谁吗?西安交大前校长,在教育界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这还不算完。就在曹德旺卸任前几天,福州刚批准他筹设"福耀未来学校",这是要办普通高中,规模能收3240个学生。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问:办学校能挣钱吗?值得一个79岁的老人这么折腾?
我查了下资料,曹德旺为了办教育,不光公开表态要捐100亿,还把自己持有的福耀股份减持套现了9个多亿,全投进去了。到现在为止,已经花出去43亿。
43亿是什么概念?很多上市公司一年的净利润都没这么多。
有人可能觉得,这老爷子是不是人老了糊涂了?好好的钱不留给子女,跑去搞什么教育。但我越想越觉得,这恰恰是他最清醒的时候。
你想啊,他这辈子靠一片玻璃打破了外资垄断,让中国的汽车玻璃不再被人卡脖子。现在企业传下去了,他琢磨的是什么?是怎么让中国制造业有更多像样的人才。
办大学搞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能上手干活的工程师;办高中抓基础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种子。这格局,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更让人意外的是,曹德旺早就把160亿的资产转到妻子名下了,而且说得明明白白:身后这些财产不让子女继承。
这话听起来够狠的吧?但细想想,这才是真正为企业考虑的做法。
现在曹晖接班了,如果将来曹德旺百年之后,巨额财产又回到曹晖手里,你说企业里其他高管和员工会怎么想?凭什么我们拼死拼活干,最后都是给他一家人挣钱?
把财产隔离开,让经营权和所有权适度分离,反而能让福耀走得更稳更远。而且说句实在话,曹晖现在管着福耀玻璃,还缺那点遗产吗?
听说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能传到第二代的只有30%,传到第三代的更是少得可怜。为什么?就是因为很多人没想明白这个道理——企业不是某一个人的,是一群人一起努力的结果。
有时候我在想,曹德旺和曹晖这父子俩,其实代表了两代企业家的使命。
曹德旺那代人,面对的是"有没有"的问题。中国的汽车玻璃市场被外资垄断,他就拼了命要做出来,而且要做到全球第一。这是那个时代企业家的责任。
现在轮到曹晖了,他面对的是"好不好"的问题。市场已经打开了,技术也不差了,但怎么做得更精、更强,怎么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继续领跑,这是新的挑战。
而曹德旺呢,他看得更远。制造业要发展,光有企业还不够,得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所以他拿出真金白银办教育,想的是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事。
这就像种树一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曹德旺现在79岁了,他种下的这些教育的种子,自己可能看不到开花结果的那天,但他还是要种。
说实话,这些年看过太多民营企业家的故事,传承成功的没几个。
有的是子女不争气,守不住家业;有的是传承安排不当,企业内耗严重;还有的是创始人不放权,最后企业青黄不接。
曹德旺这一套操作下来,你不得不服。
该放权的时候放权,该考验的时候考验,该规划的时候规划。把企业交给靠谱的下一代,把财富用在长远的事业上,把格局放在整个行业和国家的高度上。
网上有人评论说:"这才是中国企业家该有的样子。"我觉得这话说得挺对。
企业做大了,不是为了多攒点钱给子女,而是要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这个责任不是喊口号,是实实在在拿出资源来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曹德旺的故事还没结束。
一方面,咱们要看曹晖能不能接住这副担子,能不能带着福耀玻璃继续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另一方面,更让人期待的是,曹德旺砸下去的这43亿,他布局的这些学校,将来能培养出多少真正有用的人才,能为中国制造业贡献多少力量。
有人说曹德旺是"功成身退",我倒觉得,他这是从一个战场转向了另一个战场。以前他在商场上拼杀,现在他在教育领域布局,目标都是一个:让中国变得更强。
79岁了还在折腾,还在想着为国家做点事,这份心气儿,这份担当,真的值得敬佩。
至于那些天天琢磨着怎么给子女多留点财产的人,看看曹德旺的选择,是不是该反思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留给下一代的财富?
我觉得,曹德旺已经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