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混动车型始终面临着一个难以逾越的体验鸿沟——当电力驱动的静谧被发动机介入的声响打破,那种突如其来的振动与噪音,总在提醒着你动力源的切换。然而,有一台车,却用一项传承百年的发动机技术,彻底弥合这道界限。
它,就是搭载了中国首台量产水平对置发动机的仰望U7 PHEV。这项曾被保时捷与斯巴鲁奉为圭臬的技术,在这款中国豪华轿车上,实现了混动与纯电工况噪声差距小于1分贝的突破,铸就了“极致操稳”、“与电同静”的驾乘境界。
从卡尔·本茨到保时捷再到仰望,水平对置发动机的百年传承
水平对置发动机的历史,几乎与汽车发展史同步。早在1896年,汽车先驱卡尔·本茨就研制出世界首台水平对置发动机。然而,因其独特的技术挑战,一个多世纪以来,全球仅有保时捷和斯巴鲁两家厂商将其精髓传承并发扬,使之成为品牌的技术图腾。
如今,仰望品牌的加入,打破了这一长期被进口品牌垄断的技术壁垒。作为中国首个量产水平对置发动机的品牌,仰望不仅跻身这一“精英俱乐部”,更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在核心动力系统领域,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低重心与结构挑战并存,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技术双刃剑
水平对置发动机之所以让绝大多数车企望而却步,源于其魅力与挑战并存的鲜明特性。其汽缸“平放”的独特布局,天生具备极低的重心,这不仅显著提升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还允许工程师将车头设计得更加扁平,为优异的空气动力学和操控质感打下基础。这正是保时捷911、718等经典跑车能够驰骋赛道的物理基石。
同时,对称稳定的结构带来了天生的平衡优势。活塞的对向运动能够相互抵消彼此的振动,使得发动机运转比V型发动机更为平顺,功率损耗更小,静谧性与舒适性自然也更为出色。
然而,它的“另一面”同样棘手:复杂的结构对设计、制造和售后维护提出了极高要求;受重力影响,机油易沉积于缸体底部,导致气缸上下部分润滑不均;活塞水平往复运动时,与缸套的摩擦力分布不均,长期使用容易导致偏磨。这些,都构成了其难以普及的技术壁垒,使得多数车企望而却步。
仰望U7 PHEV以创新重塑经典,打破水平对置发动机技术壁垒
面对这些世界级难题,仰望U7 PHEV带来了一套系统的创新解决方案。针对最核心的润滑与磨损难题,仰望U7 PHEV创新性地采用了干式油底壳设计,并全球首创了“五联机油泵”技术,实现了发动机的主动回油,确保各摩擦副在任何工况下都能获得精准、充足的润滑。再辅以经过特殊设计的活塞和对零部件的精细化调整,从根源上最大程度减小了偏磨风险。
在空间布局上,仰望U7 PHEV通过精密计算与设计,将这台2.0T发动机的高度极致压缩至420mm,远低于普遍700mm以上的直列发动机。这不仅让它能巧妙地布置于前电机上方,结合干式油底壳进一步降低整车重心,也为整车布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
最终,这台发动机爆发出245马力的最大功率与380N·m的峰值扭矩,性能参数与保时捷718的2.0T水平对置发动机站在了同一梯队,展现了仰望在动力研发领域的硬核实力的同时,也为其卓越体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静谧、操控与安全融合,实现混动技术的体验升维
仰望U7 PHEV的创新,远不止于冰冷的参数,更在于整个系统的整合优化,最终服务于用户可感知的每一处驾乘细节。凭借水平对置发动机天生的平顺优势,并结合一系列先进的润滑与NVH技术,仰望U7 PHEV实现了混动与纯电模式切换时,噪声差异小于1分贝的突破。这个人耳几乎无法分辨的差距,真正实现了动力切换间的无感衔接,“与电同静”不再是概念。
低重心的发动机与易四方四轮独立扭矩矢量控制、云辇-Z智能车身控制系统深度融合,产生了“1+1+1>3”的化学效应。这不仅赋予了仰望U7 PHEV超强的车身稳定性与更高的过弯极限,更让驾驶者拥有了精准而稳定的操控信心。同时,水平对置发动机的低位布局,在发生正面碰撞时能有效降低动力总成向乘员舱的侵入风险,为被动安全增添了一重保障。
而在行驶体验和续航方面,在易四方插混架构下,这台发动机专注于高效发电,规避了直驱模式下的高扭矩需求,使其能始终工作在高转速、大功率的高效区间。最终,仰望U7 PHEV在馈电状态下零百加速依然可达4.1秒,综合续航更突破1000公里,彻底消除了用户对于性能与续航的焦虑。
仰望U7 PHEV水平对置发动机的低重心特性,与易四方、云辇-Z系统相得益彰,赋予了这款豪华轿车出色的操控稳定性,这不仅是对发动机结构路线的选择,更是对极致用户体验的追求。当发动机启动的瞬间不再打破车内的宁静,当加速时车身姿态始终保持优雅,当弯道中车辆响应精准而稳定,水平对置发动机的价值在仰望U7 PHEV上得到了完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