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能源“烂尾车”越来越多!百万名车主被坑,修车无门还被随意宰
创始人
2025-10-18 02:44:32
0

前言

未来几年,电动汽车维修市场正酝酿着一场大变局。你可能以为,修车这门手艺不过就是拧拧螺丝换换零件,顶多脏点累点。

可在新能源汽车兴起的时代,修车这事儿,已经不只是技术活,更成了一场和数据、法律、资本博弈的现实大戏。

修车无门还被随意宰

先说一件最近让维修圈炸锅的事。有个叫龙哥的修车网红,原本靠着直播讲解新能源车维修知识、帮网友避坑省钱,成了不少车主的“救星”。

可没多久,他居然被车企告上法庭。原因不是修坏了车,而是因为在直播时说了一些让厂商不高兴的话,比如吐槽某些品牌用料差、劝粉丝别买。

这下好了,龙哥被三家车厂一块儿告,总索赔金额高达七百万。最终,法院判他赔了十万。

修车师傅变成被告,这剧情比电视剧还离谱。大家害怕的,其实不是龙哥今天的下场,而是担心明天自己是不是也会踩雷。

其实,技术风险在新能源车维修里还只是小问题,真正让人头疼的是法律和数据的高墙。

比如,上海有对兄弟,专修新能源汽车电路。他们帮客户“解锁”被撞后自动断电的电池,赚了五千块钱,结果被判刑,理由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

这事儿出来后,维修圈一片哗然。以前修燃油车,最多就是赔点钱,现在修新能源车,动一动电池、改一改数据,分分钟和刑法擦边。

问题来了,为什么维修师傅们明明手艺不错,却越来越不敢碰新能源车?其实根本原因,是车企用各种手段,把维修市场牢牢“圈”在自己手里。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很快,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目前售后人才缺口高达八十多万。

按理说,第三方维修厂应该生意火爆才对。可现实却是,很多修理厂门口都挂着“不修新能源”的牌子,为什么?

因为只要车还在质保期,车主就不敢去外边修,一修就丢质保。谁敢冒这个险?

不少新能源品牌的购车协议里都写得明明白白,只要你去非官方渠道维修,哪怕只是一个小保养,质保立马作废。

像比亚迪、问界这些品牌,对保养和维修的要求极其严格,有的甚至连换个雨刮器都要用原厂件。

你说车主敢吗?4S店虽然贵还要排队,但大家只能认了。第三方维修厂想学技术,却没机会练手,就算学会了,没几年技术又被淘汰,成了“屠龙之技”。

现在市面上,唯一稍微松口气的是特斯拉。因为最早那批国产Model 3和Model Y正好陆续脱保,特斯拉保有量大,才让第三方维修厂有点活干。

其他国产品牌呢?基本还是被终身质保和各种条款捆得死死的,第三方维修厂只能干等。

新能源“烂尾车”越来越多

再说说为何车企这么死守维修权。有人说是出于安全考虑,这话没错,高压电池确实危险。

但更重要的,是钱。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三电”系统,占整车成本一半,维修利润极高。车企卖车本身可能还在亏钱,靠售后才能回血。

于是,“只换不修”成了行规。明明只是电池包里坏了几个电芯,4S店非得要求整包更换,动辄几万、十几万。

可到了第三方维修厂,几千块就能解决。中间差价让人咋舌。

车企为了守住这块肥肉,摆了三道防线。第一,技术壁垒。按规定,厂商本应公开维修技术资料,但新能源车的数据、软件、维修手册几乎对外封死,第三方想拿到就得花高价。

第二,配件壁垒。核心零部件只卖给自家4S店,市面上根本买不到原厂件,副厂件又容易被系统识别报错。

第三,法律和质保壁垒。只要不是官方授权维修,厂商就能用法律、质保政策把第三方拒之门外。

这样一来,车主修车难又贵,第三方维修厂没得干,车企自己又修不过来,大家都别想好过。

国外其实已经有参考案例。澳大利亚和欧盟都制定了强制开放维修数据的法律,不听话的车企会被重罚。

我国也有类似政策出台,但目前还没看到有车厂真被惩罚,执行上还差火候。

不过,市场终归要变。2025年以后,预计会有三百万辆新能源车陆续脱保,售后市场规模巨大。

到时候,光靠车企的维修网络肯定吃不下,第三方维修厂和连锁品牌必然会走到台前。

未来的格局,大概率会变成车企授权、第三方连锁和本地维修厂三分天下。有远见的维修厂已经开始转型、学习,准备迎接这波新需求。

说到底,维修权之争背后,其实是对技术和数据所有权的博弈。

买车的钱花了,车到底是谁的?是你能自由修理的私有财产,还是厂商远程遥控下的“半成品”?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却关乎每个人的权益。

最后,龙哥的遭遇只是整个行业困境的缩影。我们需要的不是把敢说话的维修师傅赶出行业,而是让市场更开放、更公平。

只有这样,修车才不会成为一场资本和法律的围猎,消费者也能真正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而不是为每一项维修买单到心疼。

谁都不想,今天为智能汽车鼓掌,明天却被高昂的维修费堵了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9万块530km续航!还带高速...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要问今年新能源车谁最卷,除了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大三排SUV之外,还有一...
上体第八届进博会志愿者“小叶子... 10月22日下午,上海体育大学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出征仪式在绿瓦大礼堂举行。校党委副书记、...
秦宋双车上市!只要9.28万,... 10 月 23 日,比亚迪“秦·宋2026款上市发布会”,正式推出新款秦 L DM-i、新款宋 L ...
岚图追光L全国批量到店 800... 出品 | 搜狐汽车·E电园 10月23日,据岚图汽车官方消息称,旗下中大型轿车——岚图追光L已陆续抵...
原创 小... 最近网络上流传一张关于小米汽车的宣传图,称车主按下车内SOS按钮可实现"一秒接通"紧急呼叫服务,但图...
用精湛驾驶技术伴乘客平安出行 (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付臣是北京公交集团客五分公司T105路驾驶员。入职6年来,他始...
智界R7改款来袭:外观内饰焕新... 近日,工信部对外公布了智界R7改款车型的详细信息,这一消息迅速成为行业内外热议的焦点。作为一款备受瞩...
市运输中心举办全市出租汽车行业... 10月23日,市运输中心举办全市出租汽车行业专题培训研讨班,近100名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研讨。 ...
上汽集团成立汽车科技新公司 注...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上汽前行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威,注册资本2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