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晚间,著名企业家曹德旺先生公开表示,已经向公司递交了辞呈,将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为社会继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曹德旺的教育经历充满深刻的时代印记,因家庭贫困,他的求学之路格外坎坷。1946年出生的他,9岁才得以踏入校门,然而仅仅5年后,14岁的他就不得不中断学业,早早肩负起谋生的重担。
放牛、贩卖香烟、修理自行车…… 这些底层社会的艰苦历练,不仅让他尝尽生活的辛酸,更锤炼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务实的处事态度。
尽管正规教育早早终止,但曹德旺从未放弃学习,始终保持着终身学习的习惯,这种独特的成长背景,也为他日后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埋下了伏笔。
曹德旺的创业历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他从承包乡镇玻璃厂起步,在那个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浪潮中,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敢闯敢拼的精神,逐渐在玻璃行业崭露头角。
1987年,他牵头组建了福耀玻璃,从此正式投身汽车玻璃领域,开启了事业的新篇章。当时,中国汽车玻璃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技术和市场话语权都掌握在别人手中,曹德旺立志改变这一局面。
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投入大量精力研发核心技术,不断推动产品质量提升,最终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使福耀玻璃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标准。1993年,福耀玻璃在A股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汽车玻璃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不仅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奠定了福耀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1999年起,曹德旺开始担任福耀玻璃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福耀开启了全球化布局的征程,先后在美国、俄罗斯等12个国家建立生产基地,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如今,福耀玻璃已占据全球25%的汽车玻璃市场份额,“全球每3块汽车玻璃就有1块来自福耀”的行业地位,正是曹德旺及其团队数十年奋斗的辉煌成果。
创办福耀科技大学的构想,源于曹德旺对中国教育领域痛点的长期观察与深刻思考。2009年,在旁听达沃斯教育论坛时,他敏锐地发现,当时许多大学毕业生存在“只会考试、不会干活”的普遍问题,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这一现象让他深感忧虑,也萌生了创办一所注重实践教育大学的念头。
2014年,曹德旺考察美国代顿大学,期间了解到卡耐基梅隆等知名高校由企业家创办并发展成为世界名校的案例,这给了他极大的启发,更加坚定了他“通过教育解决产业人才短缺问题”的信念。
2020年,75岁的曹德旺正式启动办学计划,由他创办的河仁基金会投入100亿元作为办学资金,对于这笔投入,他曾坦言“这钱足够建一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大学”。
创办福耀科技大学,曹德旺有着明确的核心目的,一是弥补传统教育中实践教育的短板,通过创新的双导师制,为学生配备学术导师和企业工程师,同时安排寒暑假企业实训,力求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让所学知识能够快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是服务国家制造业升级战略,针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当前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精准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是探索教育模式创新,实行“本硕博八年制”连贯培养模式,以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尖研究型高校为标杆,致力于将福耀科技大学打造成为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型高校。
2024年,福耀科技大学顺利竣工后,曹德旺信守承诺,将学校管理权交给了经验丰富的王树国校长,为自己专注开启退休生活做好了铺垫。
2024年10月16日,福耀玻璃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董事长曹德旺向公司提交辞去董事长职务的报告,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不过,根据公告内容,曹德旺在辞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后,仍将作为公司董事继续履职,同时还担任部分子公司的董事、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务,这种安排使得此次职务变动对公司的影响呈现出“稳中有进”的特征。
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此次变动是福耀玻璃从创始人管理模式向现代化公司治理体系转型的关键一步,标志着企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曹德旺虽然卸任董事长,但通过保留董事职务并担任终身荣誉董事长,能够继续为公司的战略规划提供宝贵建议;而接任董事长的其子曹晖,自1989年就加入福耀玻璃,先后担任总经理、副董事长等重要职务,对公司的运营管理、企业文化和行业发展趋势都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接任有效保障了公司战略的延续性。
从市场反应来看,在职务交接当日,福耀玻璃公布的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公司营收达到118.55亿元,净利润22.59亿元,两项指标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强劲的基本面为市场信心提供了坚实支撑,当日公司股价微涨0.47%。
此外,汇丰、摩根士丹利等国际知名机构也纷纷上调福耀玻璃的目标价,对公司 “利润复苏持续性与海外扩张潜力” 给予高度认可。
在战略连贯性方面,曹德旺设计的治理架构充分兼顾了“年轻化”与“经验传承”,新管理层能够更加聚焦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的“新四化”发展机遇,全力推动智能天幕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拓展,目前这类高附加值产品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已达到50.7%;而曹德旺则可以凭借终身荣誉董事长的身份,在关键时刻为公司提供战略指导,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稳健发展。
80岁的曹德旺,以一种“退而不休”的智慧方式,完成了人生中的双重传承。在企业层面,他通过平稳的权力交接,推动福耀玻璃实现治理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社会层面,他斥百亿巨资创办福耀科技大学,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报国”的理念,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产业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正如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所说:“我八十岁了,(该)退休了。”“我是想,退下来对福耀更有好处,让新一代人(去接手)。”
这种在合适时机选择放手、为年轻人让路的清醒认知,以及对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正是曹德旺企业家精神最生动、最深刻的诠释,也为中国企业家群体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