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采埃孚制动系统武汉新工厂正式投产,这座融合智能与绿色基因的现代化工厂,不仅是采埃孚深耕中国的重要里程碑,更标志着与“中国车谷”的合作迈入全新阶段。
图:采埃孚汽车系统(武汉)有限公司新工厂启动
新工厂进一步扩展了电子驻车卡钳(EPB)的产能。这一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实现驻车制动,较传统机械手动方式在安全性与便利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自1999年采埃孚率先在全球推出该项技术并实现电机与卡钳的集成以来,EPB系统于2007年在中国实现本地化生产,至今已发展至第六代,成为智能机械系统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未来,新工厂还将引入下一代线控制动卡钳(EMB)生产线,这一产品是线控制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先进车辆制动技术融合电驱动与机械制动双重优势,能实现更高效、精确且灵敏的制动性能,既是采埃孚应对汽车智能化转型以及软件定义汽车的关键布局,也将助力“武汉智造”的智能制动技术,从“中国车谷”走向世界,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安全、更智能的出行保障。
面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浪潮,采埃孚集团董事彼得・霍得曼博士(Dr. Peter Holdmann)信心满怀地表示:“亚太区,尤其是中国,不仅是采埃孚集团的重要战略市场,更是全球汽车技术创新的核心引擎。中国市场对智能化和创新出行方式接受度高、发展迅速,为采埃孚提供了理想的创新沃土。在此背景下,采埃孚持续加大智能底盘技术的本地研发投入与落地力度。我们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底盘解决方案,正成为推动中国市场下一代汽车实现‘性能跃迁’的关键驱动力。”
图:采埃孚集团董事彼得・霍得曼博士
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亚太区运营总裁汪润怡表示:“自采埃孚落户武汉经开区以来,我们持续深化战略协同,不断导入前沿工艺与颠覆性技术,推出一系列引领行业趋势的创新产品。我们的客户网络已从中国辐射至亚太、欧洲乃至北美,全球影响力稳步跃升。这不仅彰显了采埃孚本地化战略的深度与广度,也与政府推动新型工业化园区、培育高端制造生态的宏图愿景高度契合,成为政企携手、共塑未来产业格局的标杆。”
图: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亚太区运营总裁汪润怡
武汉市相关领导表示,武汉经开区成立于1991年,已将自身打造成海内外闻名的“中国车谷”,汇集了诸多著名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而采埃孚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技术领军者,过去14年来与武汉共同成长,成为本地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期待采埃孚以新工厂为支点,把全球顶尖的研发、制造资源带到武汉,政企携手打造产业样板,让武汉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跑赢下半场”。
引领智能制动革新 绿色理念始终贯穿
采埃孚武汉工厂自2011年落成以来,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领智能制动革新,从单一制动器生产基地发展成为亚太区核心制动部件基地,已累计生产制动卡钳超7000万套。
走进新工厂,“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每一个细节:智能电表实现100%能耗监控,自然光透过天窗洒进车间,AGV机器人有序穿梭——这座达到国家绿色工厂一级标准的“标杆工厂”,用“每度电、每平方米”的精细管理,诠释“绿色制造”的真谛。
更令人瞩目的是,这一智能制造新地标专门搭建ISO 8级EMB无尘车间,加固式地基、集中式冷却系统确保高精度生产,预留的中央冷却剂系统接口,为未来技术升级“留足空间”。
百年创新传承,驱动底盘技术革新
2025年,采埃孚正值成立110周年,百年创新基因在武汉新工厂得以传承。在智能底盘领域,采埃孚已实现多项尖端技术国产化并接连斩获中国车企订单,每一项突破,都是“全球技术”与“中国市场”的完美融合。
而这背后,是采埃孚2024年整合成立的底盘解决方案事业部的“硬核支撑”:2024年,底盘解决方案事业部的销售额超过101亿欧元,在全球范围内拥有3万员工、在19个国家设有60个生产基地。凭借整合后的技术协同优势与深厚积累,采埃孚现已成为底盘技术领域行业领军者,更是全球汽车行业中首家且唯一一家能够全面提供横向、纵向、垂向动态控制解决方案的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