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刷到个新闻差点惊掉下巴,重庆有个大哥喝酒后在车里歇着,醒来发现车居然开上高速停在超车道了,吓得他一脸懵,说自己根本没开车,是车自动开的。结果民警一测,酒精含量都快 140 了,照样按醉驾处理。
说实话,这事儿搁以前我可能也会犯嘀咕,现在车不都带自动驾驶吗?开着这功能喝酒,也算酒驾?直到看了北京那个案子才彻底明白,想靠这招钻空子,门儿都没有。有个姓闫的男子凌晨酒后开车,血液里酒精含量都超 200 了,被查后说自己开了自动驾驶,求法院轻判。辩护律师还说这技术成熟,能避障能刹车,危害小。
结果呢?法院直接驳回了。法官特意去查了现在的自动驾驶等级,说市面上的车顶多算 L2 级辅助驾驶,说白了就是帮你管管方向盘油门,还得驾驶员全程盯着。我当时就想,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就算车能自己走,醉酒的人反应慢半拍,真出事儿根本来不及接管啊。
更关键的是,法律里对醉驾的认定特简单,只要血液酒精含量够数,在道路上开车就算。跟你开没开自动驾驶没关系,这属于抽象危险犯,只要你敢酒后摸车,危险就已经存在了。闫某某不服上诉,二审还是维持原判,拘役三个月,罚金六千块,一点没少。
重庆那个交警说的话特实在,智能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驾驶员才是第一掌控人,出了事全算驾驶人的。这话真得刻在每个车主脑子里。我见过不少人开着辅助驾驶就放松警惕,更别说喝酒了,那简直是拿命赌。
之前总听人说 “等自动驾驶普及了就能酒后坐车了”,但现在看来早着呢。那些能完全不用人管的 L4、L5 级技术,也就偶尔在封闭园区里试试,根本没商业化。就算以后真有了,法律估计也得先明确责任,不可能让技术成为脱罪的借口。
真的,别心存侥幸。想想看,酒精能让人反应变慢、判断力下降,就算车再智能,遇到突发情况还得人来决策。醉酒状态下别说决策了,可能连系统提示都看不清。为了省点代驾钱冒这么大险,不值当。
身边有朋友还问过 “要是车自己开出去撞了,也算我酒驾吗?” 我直接把重庆那个案子甩给他,你看人家只是在车里歇着,车自己上了高速,照样按醉驾办。交警认定的是你酒后对车辆有控制权,跟你实际握没握方向盘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