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贝特科技:磁性元器件 + 储能方案,发力新能源
创始人
2025-10-14 07:15:27
0

2024 年 9 月,宁德时代 Z 基地化成车间的火光让整个新能源行业心头一紧 —— 这场造成 3 亿元损失的火灾,只是当年全球数十起电池安全事故的缩影。从阿里云新加坡数据中心因电池爆炸宕机,到美国加州储能集装箱侧翻后持续热失控,安全隐患如同悬在行业头顶的利剑。而另一边,广汽董事长曾庆洪的吐槽道出了车企的集体焦虑:“动力电池占车成本 40%-60%,我们像在给电池厂打工。”

在成本与安全的双重挤压下,深圳奥创新能源这家低调的企业正悄然破局。这家由特斯拉 Maxwell 前研发负责人领衔、华为系高管掌舵的公司,用 “干法电极 + PPS 隔膜 + 4680 工艺 + 准固态电池” 的组合技术,将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 420Wh/kg,成本降低 10-20%,且能通过严苛的枪击针刺测试。如今,其新疆产线已正式投产,产品打入挪威工业储能市场,更与头部车企洽谈数亿元合作,剑指 2027 年 300 亿销售额目标。

安全与成本的 “不可能三角”

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始终受制于电池技术的 “不可能三角”—— 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与低成本难以兼顾。2025 年全球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 78.3GW,但火灾事故同比增加 47%,静止停放状态下的起火比例高达 38.67%。更严峻的是,即将于 2026 年 7 月实施的 “最严动力电池安全令”,首次将 “不起火、不爆炸” 列为强制性要求,预计 30% 产能将面临关停。

成本压力同样不容忽视。传统湿法电极工艺需消耗大量有毒溶剂,设备投资和能耗居高不下,占据电池总成本的 30% 以上。而能量密度的瓶颈更限制了产业升级:现有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仅 140Wh/kg,导致便携储能 “2 度电重 50 斤”,电动飞机续航不足 1 小时,难以满足低空经济等新兴场景需求。

“行业急需一场技术革命,既要解决安全痛点,又要打破成本枷锁。” 某头部电动车厂研究院负责人坦言。这场革命的核心,正聚焦于电解质与电极工艺的革新 —— 而奥创恰好踩准了这两个关键节点。

对标特斯拉的 “四大组合拳”

奥创的突围之道,在于一套对标特斯拉且更具落地性的技术组合拳,其核心是被行业视为 “降本关键” 的干法电极工艺。

与传统湿法路线相比,奥创的干法电极技术堪称 “节能降本神器”:无需溶剂回收系统,电力消耗仅为传统工艺的 1/10,设备投资减少 40%,直接推动电池成本下降 10-20%。这一技术路线正是特斯拉收购 Maxwell 后力推的方向,但受限于 72% 的行业平均良率瓶颈,规模化应用一直受阻。而奥创通过十年技术积累,已将新疆产线的干法极片年产能提升至 60 万㎡,并实现稳定供货 —— 其客户挪威 Beyonder 正是看中这一优势,将奥创列为工业储能电池的核心供应商。

如果说干法电极是 “降本引擎”,那么 PPS 隔膜就是 “安全盾牌”。作为 “世界首个量产无基材固态电解质膜”,奥创的 PPS 隔膜厚度比传统湿法隔膜提升 3 倍,防刺穿性能显著增强,可适配 400Wh/kg 以上的高比能电池。“奥创的干法电极 + PPS 隔膜组合,是目前最靠谱的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之一。” 上述电动车厂研究院负责人评价道。

在此基础上,奥创同步推进 4680 工艺与准固态电池研发,形成技术梯队。其中 4680 电芯能量是传统 2170 电池的 5 倍,可使车辆续航提升 16%,2023 年已实现小批量量产;准固态电池则通过减少 2/3 电解液用量,将体积能量密度提升至 1000Wh/L,成功通过枪击、撞击等极端测试,完美适配电动飞机、水下潜航器等特种场景。

这套技术组合让奥创在行业竞争中占据先机。相较于宁德时代的硫化物路线(仍需解决界面阻抗问题)、丰田的全固态电池(量产进度滞后 2-3 年),奥创的半固态方案实现了 “性能与落地性的平衡”,恰好契合 2025-2027 年半固态电池规模化应用的窗口期。

“特斯拉技术 + 华为打法” 的跨界基因

技术的落地,离不开一支兼具研发深度与商业嗅觉的团队。奥创的核心团队堪称 “新能源界的梦之队”,完美融合了 “特斯拉技术基因” 与 “华为式商业化能力”。

研发端的灵魂人物是 CTO 侯栋,这位西安交大化工系博士拥有 17 年电池行业经验,曾担任特斯拉子公司 Maxwell 的研发负责人,对干法电极技术的理解 “知根知底”。在他的带领下,20 余人的研发团队包含 8 位博士,覆盖固态电解质、锂金属负极等关键领域 —— 其中首席科学家周海涛是挪威科技大学博士后,专注固态电池研究十余年;高宏权博士则拥有中南大学有色冶金背景,擅长电池材料体系优化。

管理团队的商业化能力同样亮眼。董事长章伟华拥有 7 年华为海外经历,曾任加纳代表处副代表,深谙国际市场开拓逻辑,这也是奥创能快速打入挪威市场的关键;总经理汤雪松作为中兴通讯校友会副会长,积累了近百家头部企业资源;副总经理廖洪亮则带着 22 年汽车供应链经验加盟,保障了新疆产线的顺利投产与稳定交付。

“研发懂技术,管理懂市场,这是奥创区别于很多技术型创业公司的核心优势。” 一位参与奥创融资的投资人表示。这种 “技术 + 商业” 的双轮驱动,让奥创避免了 “实验室技术难以量产” 的常见陷阱。

从新疆产线到全球订单

2025 年,奥创的商业化进程进入爆发期,从产线落地到客户拓展全面开花,用实打实的订单回应了 “技术能否落地” 的质疑。

在产能端,奥创已完成 “中试 - 量产” 的关键跨越。新疆喀什 1.3 万㎡厂房正式投产,干法超容极片年产能达 60 万㎡;东莞松山湖基地则建成样品线与中试线,2023 年末已实现准固态电池小批量量产。按照规划,2024 年将投入 10 亿扩产,2025 年再追加 100 亿产能,为 “2027 年 300 亿销售额” 目标铺路。

客户版图更显含金量。在海外市场,奥创与挪威 Beyonder 达成稳定合作,为其供应干法超容电极 —— 这家聚焦工业储能的挪威企业,正将奥创的产品应用于电网储能、 maritime 等场景,看中的正是其长循环寿命与高安全性。在国内市场,奥创已与某头部车企研究院达成 4680 电芯交样协议,深度合作后年销售额有望突破 200 亿;便携储能领域,与某逆变器头部厂商的合作预计年销数亿;特种场景方面,已向国外电动飞机厂商交样高比能软包电芯,并与上市公司合作水下潜航器动力系统。

“我们的客户覆盖了动力电池、储能、特种场景三大赛道,每个赛道都有十亿级以上的增长空间。” 章伟华在内部会议上强调。这种多场景布局策略,恰好契合了半固态电池的梯次渗透特征 ——2025 年车端需求占比 3GWh,储能占 1GWh,特种场景占 1GWh,市场正逐步打开。

卡位半固态电池的黄金窗口期

奥创的野心,植根于半固态电池行业的巨大蓝海市场。根据行业预测,2025 年全球半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突破 120 亿元,2030 年更是将攀升至 218.5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34.9%,其中中国市场占比将达 45%。

这一市场的增长动力来自多重红利: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30%,高端车型对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激增;储能市场年增 50%,安全标准升级倒逼技术迭代;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场景崛起,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出 400Wh/kg 以上的刚性需求。而奥创瞄准的正是这三大增量市场:2027 年计划占据动力电池市场 5-10% 份额(250-500 亿)、便携储能市场 5-10% 份额(50-100 亿),刚好与 300 亿销售额目标匹配。

政策东风更让这场布局如虎添翼。国家工信部将薄膜固态电池列为重点突破方向,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设立 500 亿元新能源子基金,长三角、珠三角已集聚全国 78% 的固态电池相关企业。即将实施的 “最严动力电池安全令” 虽会淘汰一批中小企业,但对奥创这类具备 “不起火、不爆炸” 技术储备的企业而言,无疑是扩大市场份额的良机。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日韩企业仍掌握 63% 的固态电池核心专利,丰田在硫化物领域的专利占比超 40%;行业还面临锂金属负极枝晶抑制、电解质成膜等技术难题。但奥创通过差异化路线找到了生存空间 —— 相较于硫化物的高专利壁垒,其氧化物体系更易实现国产化;相较于全固态电池的遥远量产时间,半固态方案能更快兑现商业价值。

【创投观察】:技术落地者的胜利

从华为系高管到特斯拉前研发负责人,从新疆产线到挪威订单,奥创的故事揭示了新能源行业的新逻辑:在技术迭代的关键期,“能落地的创新” 远比 “遥远的黑科技” 更有价值。

当 2030 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突破千亿规模,当低空经济、智能储能成为新增长点,像奥创这样兼具技术壁垒、团队能力与商业化节奏的企业,或许正是打开 “半固态电池时代” 大门的关键钥匙。正如行业分析师所言:“新能源产业的下半场,不是技术空想家的竞赛,而是技术落地者的胜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迈腾3000万辆甄选款,轴距达... 在2025年的汽车市场,一汽大众迈腾3000万辆甄选款以其强大的性能进化,成为中型轿车领域的焦点之作...
迈腾3000万辆甄选款搭载DC... 在2025年的汽车市场中,一汽大众迈腾3000万辆甄选款以卓越的动力性能和全面升级的技术配置重新定义...
用感知驱动未来 共建智能“芯”... 9月25日的2025 SENSOR CHINA迎来广大业内人士的热切关注,本次 SENSOR CHI...
比亚迪携手蘑菇车联,中标新加坡... 当欧美巨头还在为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争论不休时,中国方案已悄然打入全球最严苛的交通市场。比亚迪与蘑菇车联...
长安启源Q07天枢智能驾驶辅助... 新浪汽车讯 2025年10月10日,长安启源Q07天枢智能驾驶辅助激光版正式上市,新车配备激光雷达,...
小牛电动十年:智能化浪潮中寻新... 手机一碰车辆启动、AI实时规划路线、侧方来车及时提醒,这些曾经只存在于汽车领域的智能体验,如今在一辆...
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亮相,自动驾... 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亮相,自动驾驶新篇章? 特斯拉 自动驾驶
2025年AI智能车行业:AI...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AI智能车行业:AI智能车时代是【产品为王】 报告共计:81页 2025年A...
智能驾驶防泄密必备清单:从技术... 智能驾驶防泄密必备清单:从技术到管理的全方位用户信息安全保障 在智能驾驶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安全已成...
再获20亿D轮融资!滴滴自动驾... 文 / 汪淼 美编 / 沈谨瑜 出品 / 网界财经 10月11日,滴滴自动驾驶正式宣布完成D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