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王楠】今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明确指引,在此背景下,福田康明斯第三届制造技术节于10月13日在京举办。此次以 “智启新元 全链共济” 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展示 “人工智能 + 制造” 落地成果,为商用车行业破解存量竞争困局提供了实践参考。
当前商用车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2025 年上半年虽实现 2.6% 的温和增长,但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压缩,同时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至 16%,智能化成为企业突围关键。福田康明斯展示的 “未来工位” 智能生产单元,集成毫秒级视觉识别、AR 防错等技术,实现装配与检测全流程精准管控,呼应了《“人工智能 +” 行动计划》中 “智能柔性生产、精细化质量检测” 的政策要求。其中四足机器狗巡检、人形机器人抓取等技术应用,更探索了具身智能在工业场景的落地路径。
针对行业内卷与协同不足的痛点,活动突出 “全链共济” 理念。企业联合供应链伙伴升级技术标准,共享 “灯塔” 智造体系,并向海外工厂复制经验,这与政策中 “培育‘产业大脑’促进产业链融通” 的导向高度契合。在智能安全领域,其视觉防错与状态监测技术,也为即将实施的《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提供了生产端实践支撑。
作为行业转型的缩影,福田康明斯的探索折射出商用车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从单一设备升级转向系统能力构建,从内部优化转向全链条协同。活动设置的数字化系统、能碳管理等交流环节,更搭建起政策落地与行业实践的对接平台,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