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证衍生品研究院
热点报告——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纯电乘用车将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 自2026年起,我国将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对象为具有车辆识别代码(VIN码)的纯电动乘用车。仅汽车生产企业及其授权出口经营企业可申领出口许可证,生产企业必须符合出口资质条件,并根据境外售后维修服务网点数量和出口规模两大标准分类管理。
据《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2025年)》,纯电乘用车旧车、插混乘用车、内燃机乘用车等已有出口许可证管理要求。对纯电动乘用车新车自2026年起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补全了此前该领域的缺口,实现了对“所有”类型乘用车出口的全面统一管理。
基于海关总署数据(忽略旧车部分),今年1-8月,具有VIN码的纯电动乘用车出口数量约为108.2万辆,出口均价约为14.7万元,不具有VIN码的纯电动乘用车出口数量约为30.1万辆,出口均价较低,仅为1.5万元。前者出口数量占比约78%,可粗略表示本次政策调整所涉及的业务比重。
许可证管理制度的实施通过监管的方式,要求车企强化品牌责任、完善服务网络,最终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中实现品牌提升与长远发展。政策的短期影响可能体现在质量门槛抬升,非授权企业被排除在出口主体之外,导致出口数量出现波动和下降;中长期来看则有助于维护良好的竞争环境。头部企业拥有更全面的运营服务能力,基本不会受到出口合规的掣肘,行业分化态势进一步加剧。
★ 风险提示
海外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报告摘要
繁微小程序
研究员简介
以上内容节选来自东证衍生品研究院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纯电乘用车将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