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来北京汽车博物馆
除了沉浸式感受汽车文化的魅力
也不忘聚焦馆内珍藏的每一辆经典车型
回顾一段鲜活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今天,我们就聚焦三辆“有故事的车”——红旗CA72、北京BJ212和北京BJ40,它们不仅是金属与机械的结合体,更蕴含着鲜为人知的奋斗故事、时代印记与人文温度。从它们的身上,我们可以一同感受车与家国、时代、生活的联结,感受汽车文化里的国庆记忆与发展脉搏,读懂中国汽车从“追光”到“发光”的奋斗与荣光!
红旗CA72
我国第一代正式
以“红旗”命名的轿车
我国第一代正式以“红旗”命名的轿车——红旗CA72,是我国第一辆有编号的高级轿车,更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标志和里程碑。“红旗”轿车的研发同样几乎是从零开始的,没有经验、没有设备、没有图纸。工人们在技术依据参考不足的情况下,利用10个不眠的昼夜制作成了气缸盖木模,通过8个昼夜、20余次的浇筑拿出了合格的发动机缸体。1958年7月24日,我国第一台国产的V8发动机制造成功,该发动机的活塞环、汽阀、凸轮轴、液压挺杆等一系列零件全部由一汽自主制造。正是依靠自力更生的精神,工人们凭着自己的双手设计制造出了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第一辆高级轿车的中国“芯”。
1958年8月1日,仅用时一个月时间,第一汽车制造厂就完成了这辆汽车的试制,并正式命名为“红旗汽车”。1958年9月,一汽工人们再一次开启了技术攻关的新征程,他们组成323个攻关小组,通过5次系统的改制,最终在1959年4月,我国的红旗牌高级轿车正式定型编号,定型编号后的名字为红旗CA72。
红旗CA72轿车为两排座,车辆最高行驶可达160公里/小时,国产的V8发动机马力为200匹,发动机排量为5.6升。它不仅在国内肩负重任,更在1960年亮相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被载入《世界汽车年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力量。馆内展示的这辆红旗CA72为本馆的一级藏品。
北京BJ212
我国第一辆真正实现
“自主设计”的轻型越野车
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对军用汽车的需求极为迫切。1961年1月,总参、国防科委、一机部将研制军事指挥用轻型越野车的任务下达给北京汽车制造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北京BJ212越野车的研制被提上日程。北汽员工们肩负着重大使命,开启了艰难的研发之路。他们在BJ210C型越野车的车身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设计,对底盘、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做出了设计改进,并采用设计、工艺、试验、生产准备交叉作业的方法,试制出了BJ212样车。又经过反复试验,使其主要性能达到了嘎斯69AM的水平,且动力性、燃料经济性等指标均超过了嘎斯69AM。1966年5月5日,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BJ212轻型越野车的定型。
北京BJ212越野车是我国上世纪60年代自行设计制造的轻型越野车,它的出现填补了国内自行设计生产轻型越野车的空白,为国防事业和国家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它采用前后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车重1395公斤,搭载排量为2.5升的直列四缸水冷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75马力,最高时速可达130公里,综合油耗百公里14升,采用的可拆式软顶主要有指挥员乘用,武器运载平台以及其他用途。
北京BJ212越野车坚固耐用、价格便宜、维修简便,而且越野性能良好,受到人们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BJ212越野车也不断进行改进和升级,以适应不同的需求。馆内展示的这辆1974年产的BJ212敞篷越野车为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捐赠。
北京BJ40
从沙漠赛场
“闯”到阅兵场的越野车
2013年12月28日,传承了北京汽车50多年越野车生产技术和制造精髓的北京BJ40越野车正式上市,该车拥有开放式车身设计,配备快速拆装装置,可实现变换敞篷、风窗前翻、车门快速拆卸等功能。上市后参加了极为严酷的、完赛率只有30%的“T3沙漠挑战赛”。作为唯一闯入决赛的中国品牌,该车凭借强大的越野性能,从容应对沙丘和深坑的挑战,完美抵达终点。
作为北京BJ212越野车的传承者,北京BJ40越野车与阅兵式也有着不解之缘。在2015年9月3日,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中,北京BJ40凭借着良好的性能,担当起护送“国之礼器”的使命,成为56门礼炮的牵引车。
这三辆藏品车就像中国汽车工业的“时光坐标”,藏着老一辈的奋斗热血,载着时代发展的铿锵步伐,更映照着中国制造业不断突破的底气,记录了中国汽车工业从“追光”到“发光”的每一步。让我们一同走进北京汽车博物馆,切身感受这些“有温度的藏品”,在车轮的印记里,读懂属于中国的工业荣光与奋斗力量!
供稿/宣传教育部
玩转汽博馆-网络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