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安陆有个五十岁的私厨彭师傅,国庆那几天忙得连轴转,他开一辆二十二吨重的宴会车,一天能办两场酒席,每场两百多桌,最多能坐三百人,车一停,自动撑开一百平米的大厅,空调、音响、卡拉OK全配齐,他自己掏了五十万买这车,不卖菜,只收场地费,一场两千到三千块,比搭棚子省一半钱,还快,两个人半小时就把车变成餐厅。
这车不是谁都能开,太大了,只能停在村委会广场或者大院里,山沟里的小路、窄巷子,它根本进不去,彭师傅是第一个敢用的人,干了二十八年私厨,口碑不错,订单一下就翻了倍,现在一个月能赚三万,靠的是拼时间,中午一场,晚上一场,连轴转,农村办酒席不讲究贵,图的是热闹,有人情味,这车没抢厨师的饭碗,只是把帐篷换成了能移动的大厅。
这辆车带火了一群人,团队十几号人,主厨三四位,其余都是村里的中年妇女,她们平时在家带孩子,有空就来帮忙,按天算工钱,以前不是出门打工,就是待在家里闲着,现在不用走远,在家门口就能干活,还能照看娃,心里安稳,这不是打零工,是靠本事挣钱,好多女人说,这是头一回觉得自己不是没用的。
这车也有难处,村里有些老人一开始不敢上车吃饭,觉得车里怎么吃席,有个七十岁的奶奶问这铁疙瘩能做饭吗,后来她吃了几顿,点点头说真行,观念是变了,可不是人人都能接受,还有政策的事,这车没专门的审批,只能算临时活动,万一哪天被查,说停就得停。
城里流行预制菜进社区,乡下是移动餐厅开进村寨,一个靠冷链和算法,一个靠人和车,彭师傅说他两年能回本,要是全国有一百个像他这样的人,就能拉出一张流动宴席网,市场不小,但关键不在车有多新,而在能不能真用得上,下雨天能不能跑,老人坐得舒不舒坦,春节前能不能多进几个村子。
这车没打算取代传统,就是让办酒席省点事,人多地方小,下雨天没法搭棚,找帮工也难,彭师傅说他就是个做饭的,没想搞什么大动作,可这辆车真把不少人给变了,厨师、帮工、年轻人、老人,从搭棚子到开车上门办席,全都不一样了。
它能不能一直火下去,谁也说不准,但只要它还在跑,就说明有人用得上,只要还能在雨天拉人,在窄巷里转个弯,在老人眼里算个靠谱的车,它就还能活,下一个春节,你老家的喇叭声里,兴许就响起来一句,老彭的车来了,快搬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