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暴雨天在商场停车场倒车,那叫一个惊心动魄。后挡风玻璃全是密密麻麻的水珠,倒车影像里白茫茫一片,后视镜压根看不清后方的台阶。慌里慌张中想起拨一下方向盘右边的拨杆 ——“唰” 的一下,后雨刮扫过,视线瞬间清亮,这才踩着刹车慢慢倒进去。说实话,以前总觉得后雨刮是个可有可无的小零件,经这一遭才明白,这玩意儿关键时候能救命。
尤其开 SUV 的朋友,后雨刮简直是雨天刚需。之前跟开轿车的朋友聊起这事儿,他还一脸疑惑,说自己的车没后雨刮也照样开。后来才弄明白,这里面藏着点物理门道。轿车的屁股是溜背造型,跑起来有气流能把后窗的雨水吹掉,可 SUV、两厢车这些车型不一样,后窗基本是直的,气流吹不上去,雨水就全积在玻璃上,粘得牢牢的。你说这要是赶上大雨天倒车,后窗糊成毛玻璃,光靠倒车雷达哪够用?那些低矮的路障、突然窜出来的小猫小狗,根本反应不过来。
我记得有次借朋友的 SUV 去乡下,半路下起小雨。当时光顾着调前雨刮的速度,忘了开后雨刮,等要靠边停车倒车时,后窗已经蒙了层雾蒙蒙的水膜。盯着倒车影像挪了没半米,就听见 “咚” 的一声,后保险杠蹭到了石墩子。朋友后来调侃我,说这一下蹭掉的钱,够换十个后雨刮了。现在每次开 SUV 出门,只要看见雨点,第一件事就是把后雨刮调到 INT 档,间歇刮着才安心。
有人可能觉得,现在新车都有 360 度全景影像,后雨刮没用了。这话可太绝对了。上周看新闻,深圳有辆车雨天抛锚,就是因为雨刮坏了看不清路。影像再清晰,也得摄像头能穿透雨水才行啊。后窗上的水珠一多,摄像头拍出来的画面全是光斑,跟老花镜没擦干净似的。这时候后雨刮刮一下,比啥高科技都管用。而且真到了狭窄路段倒车,后窗视线通不通透,心里的底气完全不一样。
说起来后雨刮的操作也简单,大部分车都是把方向盘右边的拨杆往下转一下,转到 REAR 的位置就启动了。有些车型还有点动模式,往上拨一下刮一次,正好适合那种毛毛雨的天气,不用一直让雨刮来回晃。不过得注意,这小东西也需要保养,橡胶条老化了就刮不干净,边缘会留水痕。我去年就图省事没换,结果雨天刮完后窗全是条纹,反而更看不清,后来赶紧花几十块钱换了新的,立马清爽了。
之前刷到个物理老师做实验,专门讲 SUV 为啥必须有后雨刮。他用吹风机模拟气流,轿车模型的后窗很快就干了,SUV 模型的后窗却一直湿漉漉的。看完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车企偏心不给轿车装,是真的用不上。但反过来想,既然 SUV 天生有这 “缺陷”,那后雨刮就得用得更勤快点,别等出了事才后悔。
现在每次雨天开车,看着后雨刮有节奏地扫动,就觉得特别踏实。尤其是倒车的时候,看着后窗清晰的视野,能清楚看见后面的车和行人,那种安全感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真心觉得,SUV 车主千万别把后雨刮当摆设,雨天开车先开后雨刮,这习惯真能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