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大败!9月轿车销量:新能源前十占八,朗逸10熊猫16!
创始人
2025-10-06 19:21:46
0

2025年9月前三周,宏光MINIEV以累计超过3.4万辆的销量稳居轿车榜首,这数据一出来,整个汽车圈都炸了锅! 谁能想到,几年前还在讨论电动车能不能普及,现在新能源车已经霸占了销量前十中的八个席位,连老牌燃油车朗逸都只能勉强挤到第十名。 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市场格局的彻底洗牌。

看看这份销量榜单,前三名清一色是电动车,宏光MINIEV单周销量最高冲到1.24万辆,比亚迪秦PLUS紧随其后,累计卖了2.51万辆。 这种局面让人不禁想问,燃油车是不是真的没戏了? 但仔细看,日产轩逸还能以1.69万辆排在第五,说明传统车型并非毫无还手之力。 市场就是这么矛盾,一边是新能源高歌猛进,一边是燃油车靠口碑死守。

新能源车的崛起不是偶然,宏光MINIEV这类微型电动车主打3万到5万元的超低价位,加上每公里电费不到一毛钱的使用成本,直接切中了城市通勤的刚需。 很多家庭第二辆车首选就是它,毕竟停车方便、充电简单。 而比亚迪的混动车型更狠,秦PLUS和海豹06分别卖了2.51万和1.75万辆,用“油电同价”策略打破了消费者对高价格的顾虑。 你开过混动车吗? 那种低速用电、高速用油的顺畅感,确实比纯燃油车更香。

高端市场也没闲着,小米SU7前三周销量冲到1.37万辆,几乎追平了特斯拉Model 3的1.60万辆。 这些国产新势力凭什么能和宝马、奥迪掰手腕? 说白了就是堆配置,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功能直接给满,价格还比同级燃油豪华车低一截。 但反过来看,奥迪A6L奔驰C级依然能卖出7000到9000辆,说明品牌忠诚度短期内难以撼动。

燃油车阵营里,轩逸和朗逸能稳住阵脚,靠的是多年积累的口碑和终端优惠。 轩逸主力车型优惠后裸车价压到12万元左右,朗逸则靠德系品质标签吸引务实用户。 但对比宏光MINIEV的3.42万辆,它们的销量差距明显拉大。 更有意思的是,国产燃油车如吉利星瑞,通过“高配低价”策略月销过万,15万的车给到20万级的配置,这招对年轻消费者特别管用。

市场分化越来越明显,10万元以下区间几乎被新能源垄断。 五菱缤果长安Lumin这些电动车,直接让燃油小型车如卡罗拉销量下滑,1-8月累计同比跌了11.9%。 而在15万到25万的中端市场,混动车型成了主角,秦L和海豹06的销量紧咬凯美瑞,后者虽然以1.24万辆守住燃油中型车冠军,但增速已经放缓。 豪华领域更残酷,Model 3和小米SU7的销量规模远超奥迪A6L,电动化对高价位车型的冲击比想象中更猛。

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也在推波助澜,目前全国公共充电桩数量已超过200万台,三四线城市覆盖率快速提升。 但问题来了,快充网络分布不均,一线城市充电排队现象依旧常见,这会不会制约电动车的进一步扩张? 反观燃油车,加油站遍地都是,五分钟加满油的优势短期内无法替代。

政策导向同样关键,新能源购置税减免延续到2025年底,部分城市还放宽了绿牌限制。 这些措施直接刺激了销量,但补贴退坡后市场会如何反应? 车企们显然在赌技术成本下降的速度,比如电池价格今年又跌了15%,这才让宏光MINIEV能把价格压到3万元区间。

消费者选择也变得理性,家庭用户会对比秦PLUS的百公里油耗和轩逸的保养成本,年轻人则纠结小米SU7的科技感宝马3系的驾驶乐趣。 社交媒体上,关于“充电焦虑”和“燃油情怀”的争论从来没停过。 你更倾向哪种动力类型? 是看重电动车的低使用成本,还是放不下燃油车的便利性?

细分市场里,一些特色车型靠精准定位活了下来。 比如蔚来ET5T瞄准高端电动旅行车群体,月销稳定在3000辆左右;驱逐舰05专注混动性价比,吸引预算有限的首次购车者。 这些车型销量虽不爆款,但证明了小众需求也有生存空间。 相反,汉和奥迪A4L这类中高端产品,因竞争激烈销量徘徊在5000辆上下。

产能和供应链问题也不容忽视,比亚迪今年扩产了混动专用发动机生产线,才能保证秦L等车型的交付速度。 而传统车企如大众,正加速推进燃油平台电动化改造,但转型阵痛明显,部分燃油车型已减产。 供应链上,锂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依然影响终端定价,比如碳酸锂价格今年反弹了10%,直接传导到电动车售价。

经销商渠道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新能源直营模式盛行,特斯拉和小米的城市展厅成了流量入口。 但传统4S店靠维修保养盈利,燃油车保有量大的地区,售后收入仍是支柱。 这种模式冲突下,一些合资品牌开始尝试“代理制”,试图平衡新旧渠道的利益。

二手车市场更是风向标,新能源车保值率一度被诟病,但今年比亚迪混动车型的三年残率已接近燃油车水平。 而燃油豪华车如宝马5系,因新车降价导致二手价格承压。 消费者买卖决策时,残率成了硬指标。

舆论场上,网红博主们纷纷测评“电动车能否跑长途”,实测数据显示,主流车型续航达成率普遍超过80%,但冬季衰减问题依旧存在。 燃油车则被贴上“保守”标签,但高速长途的稳定性和加油便利性仍是核心卖点。 这种认知差异,恰恰反映了技术迭代和用户习惯的拉锯战。

区域市场表现差异巨大,长三角和珠三角新能源渗透率已超60%,但中西部燃油车占比仍较高。 地方政策如上海绿牌免费申领,直接推高了电动车上牌量。 而北方冬季寒冷地区,混动车型更受欢迎,因为电池低温性能限制较少。

车企竞争策略越发精细化,比亚迪用“冠军版”车型降价增配,打压合资燃油车;五菱则靠宏光MINIEV的改款升级维持热度。 合资extend.gmlnd.infoHTTPS| sports.gmlnd.infoHTTPS| aiqiyi.gmlnd.infoHTTPS| tv.gmlnd.infoHTTPS| vmu.gmlnd.infoHTTPS|品牌如丰田,加速导入混动技术,卡罗拉双擎版价格下探到13万区间。 自主品牌如奇瑞,风云A9L凭借性价比在电动市场撕开缺口。

消费者购车决策周期也在缩短,短视频平台的“一分钟选车”内容火爆,很多人看完评测就直接下单。 但负面问题如电动车自燃案例,仍会引发短暂观望潮。 社交媒体上,真实车主分享的续航实测和保养成本,往往比官方宣传更有说服力。

售后服务成为新战场,电动车保养简单,但电池维修成本高;燃油车保养频繁,但技术成熟网点多。 一些新势力品牌推出终身质保,试图消除用户顾虑。 而传统车企靠多年积累的售后网络,维系老客户忠诚度。

价格战今年格外激烈,10万以下市场几乎“卷”到极致,宏光MINIEV起售价降至2.98万元,直接挤压了燃油微型车生存空间。 15万级别更是混战,秦PLUS降价至9.98万,逼得轩逸终端优惠放大到3万元。 豪华市场,Model 3多次调价,奥迪A4L只好用增配不加价应对。

技术路线争议不断,纯电、插混、增程谁更优? 比亚迪DM-i技术强调多用电少用油,理想汽车则主打增程“无焦虑”。 但消费者用脚投票,插混车型9月销量同比增长40%,说明现阶段“过渡方案”仍有市场。

品牌形象重塑也在进行,小米SU7靠粉丝营销破圈,传统豪华品牌则强化“百年工艺”标签。 年轻群体更易被科技感吸引,而中年用户仍看重品牌历史。 这种代际差异,让市场呈现多元并存状态。

供应链本地化趋势明显,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电池占比超70%,削弱了海外供应商议价权。 但芯片短缺阴影未散,高端智能驾驶芯片仍依赖进口,这制约了部分车型产能。

舆论监督力度加大,电动车续航虚标、燃油车排放造假等话题频繁上热搜。 监管部门已介入规范测试标准,但消费者认知仍需时间沉淀。 社交媒体上,维权案例的传播速度远超传统渠道,倒逼车企提升透明度。

市场竞争已从单一产品力转向生态比拼,蔚来建换电站、特斯拉扩超充网络,都是在补足短板。 而燃油车靠加油站密度维持便利性优势,但碳中和压力下,油品升级成本最终会转嫁给用户。

区域消费习惯差异显著,一线城市绿牌政策推动电动化,三四线市场更看重性价比。 农村地区充电设施不足,燃油车仍是首选。 这种不平衡,导致车企需制定差异化区域策略。

短期促销手段频出,新能源车企推出“充电免费”活动,燃油车则加大金融贴息力度。 但长期看,产品力才是核心,比如比亚迪海豹06的亏电油耗低至3.8升,直接击中用户痛点。

行业洗牌加速,部分弱势燃油车型已淡出市场,而新势力如蔚来仍需靠融资输血。 但头部车企现金流充裕,如丰田全球利润支撑转型投入。 这种资源不均,可能进一步拉大梯队差距。

消费者认知迭代速度超预期,五年前还质疑电动车可靠性,现在很多人已习惯用APP控车。 但彻底转向电动化仍需配套完善,比如老小区充电桩安装难问题,仍是现实障碍。

数据透明度提升行业理性,中汽协每月发布细分销量,让竞争态势一目了然。 但数据背后隐藏的结构性变化,如混动技术对燃油基盘的侵蚀,更需要深度解读。

市场终归是用户用钱包投票,9月销量榜上,宏光MINIEV和轩逸并存,证明需求分层不可逆。 你更倾向哪种车型? 是高性价比的电动代步车,还是历经考验的燃油家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汽开放引才,为“新广汽”注入... 广汽集团通过全球招聘引入外部创新人才,以海纳百川的开放格局打造多元化人才生态,为再造一个“新广汽”的...
从广汽实践看传统车企破局:人才... 近日,广汽集团新一届职业经理人选聘结果正式公布。经严格的市场化遴选与组织考察,广汽集团正式聘任閤先庆...
新能源时代,金标大众想点燃一场... 与众 08 等多款车型计划明年上市,这将检验金标大众的成色。 11 月 10 日,一款带有金色大众 ...
岚图泰山霸气上市 37.99万... 【2025年11月18日,深圳】11月18日,主题为“争峰”的岚图泰山上市发布会在深圳举行。新车共推...
摘掉传统帽子就靠他 红旗HS6... 出品 | 搜狐汽车·E电园 摄像 | 余伟 后期 | 谢雨馨 主持人 | 卞士心 编辑 | 蔡欣宇 ...
传雷诺与日产洽谈重启联盟关系 盖世汽车讯 据《金融时报》报道,继雷诺与日产两家车企完成领导层更迭后,双方正就重启陷入停滞的联盟关系...
原创 说...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的,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汽车市场的整体格局。...
37.99万起步!大六座旗舰S... 11月18日,备受关注的大六座旗舰SUV车型岚图泰山在深圳正式上市,价格从37.99万到50.99万...
安全提示 | 冬季如何“热车”... 进入冬季,驾车出行前,不少驾驶人又开始纠结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不要“热车”?是打着车立马开车就走?还是...
全面进化,哈弗H6L上市权益价... 11月18日,哈弗品牌旗下热门车型——哈弗H6L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官方指导价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