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盘上的续航数字跳得比我心跳还快。零下 15 度的北风卷着雪粒子砸在车窗上,刚开出市区高速口,原本显示还剩 87 公里的续航突然掉到 53 公里,红色的电量警示灯像颗催命符似的闪起来。
“不是刚充的满电吗?” 副驾的媳妇裹紧羽绒服,语气里满是埋怨。我攥着方向盘的手沁出冷汗,去年刚换的新能源车,官方标称续航 550 公里,怎么一到冬天就成了 “短命鬼”?前几天小区张姐还说她的车从 80 公里续航直接掉到 60 公里,没想到今天轮到自己栽跟头。
好不容易龟速挪到服务区充电桩,我冻得指尖发麻,对着充电枪半天插不进去。旁边一位开老款电动车的大哥看得直乐:“小伙子,没开电池预热吧?这天气电池冻僵了,充都充不进去。” 他指了指自己的车,“我这老伙计带预热功能,昨晚在家插着电预热了半小时,今天跑了 120 公里才掉了 80 公里电。”
这话让我想起提车时销售说过的预热功能,当时觉得是花架子没当回事。当晚在车友群里吐槽,立马炸出一堆北方车主。长春的网友说他试过 - 20 度不预热,续航直接打五折;青岛的姑娘晒出对比图,预热后跑高速续航多了 60 公里。更意外的是,做汽修的表哥私发我消息:“电池最佳工作温度是 25 度左右,低温下活性物质反应慢,就像人冻僵了迈不开腿。”
周末特意找表哥取经,他正给一辆新能源车做保养,举着测温仪给我看:“你摸摸这电池包,没预热的才 3 度,预热 15 分钟能到 18 度。” 他指着车机屏幕,“现在新出的车都带智能预热,极氪那款能回收芯片废热,一小时省 1.7 度电呢。” 表哥翻出份资料,“你看这数据,-35 度环境下,开预热的电池续航达成率能超 60%,比不预热的高 25 个百分点。”
我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做了次实验。周一早上提前 20 分钟用 APP 启动预热,下楼时摸了摸车门把手,居然没像往常那样冻得粘手。开出小区时特意看了续航,显示 480 公里。同样的路线,上周没预热跑完全程掉了 120 公里,这次只掉了 85 公里。更惊喜的是,以前冬天开空调制热续航掉得飞快,这次开着 24 度暖风,电池掉电速度明显慢了。
不过问题也跟着来。周三早上着急上班忘了插枪预热,光用电池里的电预热 10 分钟,居然掉了 5 公里续航。我赶紧问表哥,他说:“最好是充电时预热,用电网的电不费电池。要是没充电,预热确实要耗电,但总比半路抛锚强。” 他还说深蓝有款车能电池自加热,30 秒就能从 - 30 度升到 0 度以上,就是价格得贵两万多。
前几天在地下车库碰到邻居李叔,他新买的车带 800V 快充,说 - 30 度也能 “一秒一公里” 充电。我试了下他的预热功能,车机上能直接看到电池温度一点点往上爬,就像给电池盖了层电热毯。李叔叼着烟说:“以前开油车没这烦恼,现在冬天出门前先看天气预报,再设预热时间,跟伺候小孩似的。”
现在我也算摸出点门道:低于 5 度就必须开预热,充电时预热最划算,长途前最好预热 20 分钟。上周去外地出差,来回 300 公里,去程没预热慌得一路找充电桩,返程特意预热后,到家还剩 70 多公里续航。媳妇坐在副驾终于没再抱怨,只是说:“这功能早该好好研究,之前冻在高速口多吓人。”
不过说实话,预热功能也不是万能的。上周六零下 20 度那天,就算预热了,续航还是比夏天少了近三分之一。车友群里有人说刚换的 “全天候电池” 能抗 - 40 度,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毕竟对我们北方车主来说,冬天续航焦虑就像这刺骨的寒风,总在不经意间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