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马自达EZ-60正式上市,共推出6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11.99万-16.09万元。
新车基于长安EPA平台打造,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选择。增程版CLTC纯电续航达到200km,纯电版续航则达到600km。
这款车是长安马自达在新能源领域的第二款全球战略车型,并计划于2026年出口海外市场,标志着合资品牌开始以“中国智造”身份参与全球新能源竞争。
01 产品力解析:续航与智能的平衡术
马自达EZ-60车身尺寸为4850mm×1935mm×1620mm,轴距达到2902mm,定位中型SUV。
设计上延续了马自达“魂动”美学理念,采用创新性的9风道空气动力学设计,将风阻系数降低至0.23Cd,续航里程因此提升41公里。
智能座舱是EZ-60的一大亮点。新车搭载全球首发的联发科技MT8676 4nm车规级芯片,算力较7nm工艺提升25-40%。
车内配备了26.45英寸5K超窄边框一体屏,以及全球首发的裸眼3D HUD,支持100英寸虚拟成像和眼球追踪技术。
动力系统方面,增程版车型配备1.5L增程器,增程器最大功率70kW,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90kW;纯电版同样采用单电机配置,最大功率为190kW。
这一配置使EZ-60在动力性能上处于同级主流水平。
安全性能方面,EZ-60采用7横5纵铠甲式车身,高强钢占比86.5%,前防撞梁及车门使用2000MPa热成型钢。
全系标配9气囊,总容积370L,覆盖面积超2.65平方米。主动安全搭载L2级驾驶辅助系统,支持30余项行泊一体功能。
02 定价策略:合资品牌的“价格屠夫”
马自达EZ-60的定价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11.99万-16.09万元的售价区间,明显低于同级别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甚至与比亚迪宋PLUS等自主品牌热门车型形成直接竞争。
这一定价策略反映出长安马自达在新能源领域的紧迫感。在马自达EZ-6之后,EZ-60承担着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重任。
9月4日,长安马自达官方宣布EZ-60小订数量已超过40,000单,订金仅为10元并可每日增值。
为促进销售,长安马自达还推出了多项购车优惠政策。针对EZ-6车型,用户可享受最高5万元的购车补贴以及最长6年0息的金融购车方案。
增程版起售价甚至低至9.98万元,纯电版起售价为10.98万元。
马自达这一激进定价策略,一方面是为应对中国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也是为2026年出口海外市场做准备。
通过“中国研发、全球输出”的新模式,长安马自达希望将中国供应链优势转化为全球化输出能力。
03 品牌转型:长安马自达的“双百翻番”战略
EZ-60的上市是长安马自达新能源战略的重要一环。根据长安马自达发布的“双百翻番”战略,企业计划到2027年实现新能源车型年产销量30万辆,新能源占比达90%。
这一战略以“核心技术自主化率翻倍”和“新能源销量占比翻倍”为双核心目标。
南京工厂作为马自达全球唯一新能源生产基地,已整合博世、宁德时代等国际顶尖供应链资源,形成涵盖三电系统、智能网联技术的全链条研发体系。
未来三年,企业计划投入超百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攻坚三电技术自主化研发。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社长毛笼胜弘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电动化与智能化发展速度远超其他地区,“这一趋势不可阻挡”。
对于中国车市的角色,马自达视其为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
目前,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50%,本土品牌占据九成份额。尽管挑战巨大,马自达仍将依托长安马自达合资体系,聚焦核心区域与燃油车存量用户,逐步推进品牌焕新。
04 全球布局: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长安马自达的转型实践标志着合资模式正从1.0时代的“本土化适配”向2.0时代的“全球化反哺”实现质的飞跃。
南京工厂已超越传统制造基地的定位,转型为马自达全球新能源生态链的核心枢纽。
今年4月,首台MAZDA EZ-6全球车型MAZDA 6e从南京工厂下线,并于4月22日从上海港启程欧洲市场,成为合资车企首次以“中国智造”身份参与全球新能源竞争的标志。
EZ-60也将延续这一全球化战略,计划于2026年出口海外市场。
为实现全球市场布局,EZ-60在开发过程中就遵循全球标准。新车的电池安全技术提前满足2026年国标最严要求,并在欧洲8国道路通过了行驶性能验证。
这种“全球标准+本土创新”的融合模式,既延续了马自达品牌高刚性车身、电感驾控等传统优势,又深度植入长安的电动化基因,形成技术代际优势。
依托上海港、宁波港的滚装船运输网络,长安马自达正将中国供应链优势转化为全球化输出能力,目标实现新能源出口贸易额突破百亿元大关。
随着MAZDA EZ-60从南京工厂驶向全球市场,其承载的不仅是单一车型的出海,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跟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身份转换。
长安马自达的“双百翻番”战略,以合资2.0模式打通了“中国智造-全球市场”的价值链。
在比亚迪宋PLUS等强势车型占据的市场中,EZ-60以其11.99万元的起售价和1500公里的综合续航,展现了对家用SUV市场的决心。
但最终胜负取决于产品能否在真实使用场景中兑现其驾控承诺,以及品牌能否构建起支撑长期发展的用户信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