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陪发小去看车,刚进门销售就凑过来:“想要的白色现车没有,不过仓库有台同款,放了小半年,能便宜不少。” 发小当场就懵了,库存车这东西,到底是捡漏还是踩坑?
其实圈内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出厂超过三个月的就算库存车。我之前也以为这都是 “问题车”,直到邻居大哥去年入手一台库存 SUV,才发现这里面门道挺多。
先说好处,最实在的就是便宜。大哥那台车直接比新车省了小几万,销售还塞了全车膜和保养套餐。你别说,对于预算卡得紧的人来说,这诱惑力真不小。尤其是那些冷门颜色或配置的车,经销商为了清库存,让利空间特别大。
但坏处也真要命。前同事前年不懂行,提了台放了快一年的库存车,开了没俩月就出问题。轮胎鼓包不说,发动机启动时总咔咔响,后来修车师傅说,这是长期停放机油沉淀,零件磨损严重。还有车漆,露天放久了暴晒雨淋,摸上去都发乌,看着就像二手车。
经销商处理库存车的套路也多。有的会说你要的车型得等俩月,其实就是逼你选库存车;有的把展车、试驾车稍微收拾下,就当库存车卖,这些车被折腾得更厉害。不过现在明目张胆骗小白的少了,大多还是靠降价送礼吸引客户。
要是真动心了,砍价得讲技巧。别第一次就亮底牌,多跑几趟,销售知道你是真心买,才会松口。我发小当时就跑了三回,每次都提隔壁家竞品车型在降价,最后销售主动把价格又往下压了压。
还有个招特管用,先跟普通销售谈个底价,再找熟人问问能不能再优惠。不过特价车一般没啥余地,能多要些实用礼品也行。月底或年底去买更划算,经销商要冲销量拿返点,对库存车的态度会软很多。
但千万记住,再便宜也得验车。打开副驾门看生产日期,趴地上检查轮胎磨损,发动车子听听发动机声音。大哥当时就发现电瓶亏电,硬是让 4S 店换了个新的才提车。
说实话,库存车不是不能买,关键看价格和车况。要是能省不少钱,车况又没问题,确实值得考虑。但要是只便宜几千块,冒那风险真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