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兆瓦级充电技术(MCS)标准概述
兆瓦级充电系统(Megawatt Charging System,简称MCS)是国际充电行业针对中重型商用车、船舶以及航空器等大容量电池系统推出的高功率充电解决方案。
该标准由国际组织CharIN联盟(Charging Interface Initiative)主导推进,其核心目标是实现3.75兆瓦(MW) 的理论峰值充电功率,具体通过最高1250V的电压和3000A的电流输出实现。
MCS标准是针对商用车高能耗、长续航需求而开发的高功率充电解决方案,旨在满足电动卡车、巴士等大型车辆在短时间内快速补能的需求,从而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并推动交通领域的脱碳进程。
02 国内外兆瓦级充电桩发展现状
2.1国际市场发展状况
兆瓦级充电技术在欧美市场发展迅速,主要由国际车企联盟和充电设备供应商共同推动。戴姆勒卡车、沃尔沃集团与TRATON集团(含斯堪尼亚、曼恩)共同成立的合资充电网络企业Milence公司已经在欧洲部署MCS兆瓦级充电解决方案,并成功进行了1.1兆瓦的充电测试。
▲2024年4月22日,梅赛德斯-奔驰卡车开发人员在莱茵河畔沃特的内部测试中首次为电动卡车进行1兆瓦(1000千瓦)充电。
梅赛德斯-奔驰eActros 600纯电动长途重卡已支持MCS兆瓦级充电技术,显著增强了电动重卡在长途公路运输领域的实用性。
▲2024年3月21日, 曼恩(MAN)卡客车公司和ABB E-mobility在慕尼黑庆祝了兆瓦级充电系统(MCS)的首次亮相。使用电动卡车进行超过700千瓦、1000安培的公共充电演示;ABB E-mobility在德国的首个兆瓦充电系统原型。
美国市场方面,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 已邀请公众就中重型充电技术和基础设施需求发表意见,以支持中型和重型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CharIN联盟也已向FHWA提交了关于中型和重型电动汽车基础设施需求的详细意见,阐述了MHD电动汽车的独特充电要求。这表明美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兆瓦级充电基础设施的政策制定和标准化进程。
从技术路线来看,欧美企业主要采用集中式充电网络布局,典型容量高达3.75兆伏安,几乎与发电厂的规模相媲美。这些充电站普遍采用将变压器与功率元件分离的设计理念,更符合大功率充电的物理特性。在充电站设计上,欧美强调统一基础设施和充电接口,以应对在不同国家统一体系的难度,同时让重型车辆具备一定的多样性。
2.2中国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在兆瓦级充电技术领域采取了并行发展策略,一方面推动超充技术发展,另一方面继续扩大换电网络布局,形成"双轨并行"的产业格局。中国企业如华为、比亚迪和极氪等已率先推出兆瓦级超充产品,标志着中国在超快充技术领域正迈向国际前沿。
华为推出了1.5兆瓦超充解决方案,支持2400A电流,可实现每分钟补电20千瓦时,仅需15分钟就能完成300度电池包的满电循环,补能效率较传统快充桩提升近4倍。该方案已与多家商用车企合作开发30余款4C超充重卡,可广泛应用于港口、矿山等高频作业场景。
比亚迪则推出了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闪充终端系统,最大输出功率1.36兆瓦,并计划未来建设超过4000座"闪充站",覆盖乘用车与商用车应用场景。
极氪公司也发布了V4极充兆瓦桩,单枪峰值功率达到1.3兆瓦,单枪峰值电流1300A,其杭州首个兆瓦站总功率达1440kW。岚图汽车更早在2024年9月推出VP1000超充桩,峰值功率1000kW,号称1秒充电可续航1.7公里,率先探索乘用车兆瓦补能。
在政策支持方面,中国正通过顶层设计加速兆瓦级充电设施标准化与规模化布局。工信部发布的《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首次将商用车兆瓦级充电纳入重点部署,并提出启动商用车兆瓦级直流充电系统标准预研工作,明确1兆瓦及以上额定功率充电接口、导流、冷却、通信、兼容性等技术要求。
北京、广州、重庆等地先后发布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超级充电站建设实施方案。北京计划2025年建成超充站1000座,广东计划新建超级充电站274座、超级充电终端492个。
03 瑞银电子兆瓦充电桩直流表推荐
随着兆瓦级充电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精度直流电能计量成为确保充电效率与公平计费的关键环节。
浙江瑞银电子有限公司凭借在电力计量领域20年的技术积累,针对兆瓦级充电桩的特殊需求,推出了多款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精度直流电能表产品,为充电桩制造商提供了可靠、高效的计量解决方案。
3.1欧洲市场-兆瓦级充电系统直流电能表
瑞银电子的GSH6225型是一款专为欧盟市场设计的兆瓦级充电桩直流智能电表,满足峰值充电电流1500A、系统工作电压1500V的应用场景。
GSH6225采用全温度范围精度Class C设计,在-40℃~80℃的环境范围内均能保持精确计量,并具备线损补偿功能(总能量、枪能量),可适配液冷充电枪的特殊需求。
该电能表还能实时监测电流、电压、功率和电量数据,并通过SLIP协议与上位机通讯,满足现代充电桩的智能化管理需求。
3.2中国市场-兆瓦级充电系统直流电能表
瑞银直流电能表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一体化设计理念和强大的兼容能力。与传统分体式电表相比,一体化设计减少了中间环节带来的误差和故障点,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可靠性。
针对国内兆瓦级充电系统,瑞银电子推出的是J50159-FD,产品支持RS-485通信,满足DL/T 645-2007、DL/T698.45和部分扩展协议,最大电压1000V,最大电流1000A,能够无缝接入不同厂商的充电管理系统。
此外,这些电能表还具备丰富的数据记录功能,包括最近100次充电能量数据存储、事件记录(编程总次数、校时总次数、负荷曲线等)以及过流事件记录等,为充电运营商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总之,瑞银电子凭借其技术实力、认证优势、市场经验和全球布局,在兆瓦级充电桩电能表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随着全球兆瓦级充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瑞银电子有望成为充电桩制造商在直流计量领域的首选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补能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发展。
▌作者介绍:徐昌国,男,现任职于浙江瑞银电子有限公司(工业事业部),主要负责新能源电力计量仪表(充电桩/光伏/储能电能表等)技术咨询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