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刷微博差点笑出声。一汽奥迪官微发了张海报,四个圈摆得明晃晃,配文”四环相扣,才是奥迪”。
这不是在夸自己。
这是在内涵隔壁老王。
老王就是上汽奥迪,人家新车屁股上连四个圈都不要了,直接印”AUDI”四个字母。像把传家宝的印章扔了,改用钢笔签名。
网友评论区已经炸了。
“那上汽怎么办?”有人直接开问。
一汽奥迪官号没回复,但点赞飞快。
这操作,,真的很懂事。
说起来这事也不复杂。就是奥迪德国总部脑子一热,把中国市场当蛋糕,切了两块分给两个儿子。
一汽奥迪守着燃油车的老本行。三十多年了,A4、A6、Q5,哪个不是街上的常客?四个圈的车标,在中国就是豪华的代名词。
上汽奥迪负责电动化转型。新品牌直接叫”AUDI”,车标只要字母不要圆圈。说是要做”中国化的奥迪”。
听起来挺美好。
实际上就是爸妈给老大分了祖屋,给老二买了新房,还跟两个儿子说”都是为你好”。
老大心里能舒服?
更尴尬的是,一汽奥迪刚把A5L做成中国特供版,宣传话术全是”原汁原味德系血统”;上汽奥迪已经在北京搭研发中心了,准备用纯电和智能座舱讲新故事。
两边都打着奥迪的旗号。却像隔着一条看不见的三八线。
老车主群里有人调侃:以后修车得先问”你开的是四环奥迪还是字母奥迪”?
笑死,,像极了当年区分进口大众和上汽大众的段子。
其实这场”血统大战”,本质上是两套商业逻辑的碰撞。
一汽奥迪的逻辑很简单:我就是正宗。
三十多年合资历史,从第一台奥迪100开始,四个圆圈就代表着德系豪华。A6L加长轴距,Q5国产化,每一步都踩在中国消费者的心坎上。
数据也很给力。2023年一汽奥迪销量超过70万台,妥妥的豪华品牌老大。
上汽奥迪的逻辑更激进:时代变了。
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时代还有多少号召力?蔚来、理想、小鹏哪个不是把BBA按在地上摩擦?
既然四个圈代表的是燃油时代的辉煌,那电动时代就用新标识重新开始。AUDI字母标更简洁,更符合年轻人审美。
关键是,上汽奥迪还有个杀手锏:本土化研发。
北京研发中心不是摆设,人家要做”懂中国用户的奥迪”。大屏、语音、智能驾驶,该卷的一个不落。
问题是,,消费者买账吗?
这场品牌内战最尴尬的地方在于:把选择恐惧症患者逼疯了。
保守派的困惑:四个圈还值不值钱?
当年加价提A6L的老哥,现在看到”AUDI”字母标心里咯噔一下。我花的那些品牌溢价,到底买的是什么?
如果连奥迪自己都要重新定义什么叫奥迪,那四个圆圈的含金量还剩多少?
激进派的纠结:字母标够不够格?
想买电动豪华车的年轻人也犯愁。AUDI听起来挺洋气,但跟蔚来ET7、宝马iX3放一起,谁的气场更足?
毕竟中国电动车市场已经卷到天花板了。理想L9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小鹏G9的激光雷达,比亚迪汉EV的刀片电池,,哪个不是硬核科技?
上汽奥迪凭什么觉得一个字母标就能收割年轻人?
最要命的是价格。
A5L和A5 Sportback几乎同时上市,都咬在四十万左右。消费者一看:这价格,,不如加点钱上宝马3系GT,或者直接考虑特斯拉Model S。
谁管你是四环还是字母,好用便宜才是硬道理。
更深层的问题是认知混乱。
当一个品牌开始自己拆自己的台,消费者到底在为哪部分买单?德国工程师的严谨?中国团队的创新?还是纯粹的logo信仰?
现在连logo都不统一了,,这不是给自己挖坑吗?
说到底,这场”南北奥迪之争”反映的是整个豪华车市场的焦虑。
传统豪华品牌的焦虑:电动化转型太慢了。
BBA在燃油车时代是绝对王者,但电动化时代被新势力打得措手不及。奥迪想两条腿走路,结果可能两条腿都瘸。
新势力的焦虑:品牌底蕴不够深。
蔚来、理想再怎么卷,在传统豪华认知上还是嫩了点。毕竟开个百万级的车去谈生意,对方看到的是”暴发户”还是”有品味”,,这个认知差异短期内很难抹平。
消费者的焦虑:钱该怎么花?
四十万预算,选择太多了。传统豪华的面子,新势力的科技,国产品牌的性价比,,每个都有道理,每个都有坑。
不过我觉得,,市场会给出最诚实的答案。
车标可以改,血统可以争,但最终还是要看产品力。续航、智驾、用料、服务,哪个环节拉胯都会被消费者用脚投票。
一汽奥迪的”四环相扣”海报,与其说是在炫耀血统,不如说是在给自己打气。毕竟面对电动化大潮,传统燃油车的优势正在被稀释。
上汽奥迪的字母标革命,,风险更大。抛弃四个圆圈的品牌光环,用什么来证明自己值那个价?
个人预测:这场南北奥迪之争,短期内不会有输赢。
因为他们面对的不是彼此,而是整个中国电动车市场的降维打击。当比亚迪汉EV卖20万、理想L7卖30万的时候,奥迪无论四环还是字母,40万的定价都显得有点尴尬。
真正的胜负手,,可能在5年后的销量表上。
你觉得这场奥迪内战谁能赢?四环血统还是字母创新?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期待奥迪能在内耗中找到真正的出路,,而不是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这场豪华品牌的”精神分裂”实验,,你怎么看?
点个赞
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