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比亚迪再次引发行业关注——其自主研发的DM插电混动技术,在短短四年内两度登上清华大学专业教材封面,成为国内汽车工程教育领域的标志性案例。
据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透露,比亚迪DM技术凭借其行业开创性突破,先后被收录于2021年出版的《汽车动力系统原理》及2025年新版《汽车构造—动力系统》教材中。其中,2025年版教材更将DM技术作为封面核心展示元素,标志着该技术从工程实践层面正式进入高等教育体系,成为培养未来汽车工程师的重要教学内容。
这项殊荣的背后,是比亚迪近二十年在插电混动领域的技术深耕。从早期突破传统燃油车与纯电动车的技术壁垒,到如今形成覆盖动力架构、能量管理、热管理等核心领域的专利体系,DM技术已累计申请专利超千项。其独创的"双模"驱动架构,通过智能切换纯电与混动模式,实现了能耗与性能的完美平衡,成为全球混动技术的重要流派。
清华大学教材编委会专家指出,将DM技术纳入教学案例,不仅因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更在于其完整的技术演进路径为教学提供了绝佳范本。从第一代DM技术解决基础混动问题,到第五代DM-i超级混动系统实现46.06%的热效率突破,这项技术的迭代过程完整呈现了汽车动力系统从机械控制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
在产业层面,DM技术的普及正在重塑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数据显示,搭载DM技术的比亚迪车型累计销量已突破500万辆,占中国插电混动市场60%以上份额。这种从实验室到课堂、从专利到量产的完整技术转化路径,为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模式。
随着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深水区,比亚迪DM技术的教育认证具有特殊意义。它不仅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核心动力技术领域实现国际对标,更通过高等教育体系的渗透,为下一代汽车工程师树立了技术标杆。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或将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技术跟随向技术引领的历史性跨越。
来源:https://www.drd.com.cn/jushu/202509/97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