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前,博世正式发布全新驾驶辅助品牌“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其主要包含三大产品线,根据辅助驾驶能力,由高到低分别是至尊版、升级版和基础版。
在三大产品线中,本土化成为博世辅助驾驶的关键。算法方面,与文远知行深化合作。芯片方面,则牵手地平线。
01.
携手文远知行,至尊版速度按季度为单位
2022年5月,在博世XC成立一年多之后,博世宣布与文远知行宣布重量级合作。其中包括博世对文远知行进行战略投资、博世与文远知行在智能驾驶算法领域开展合作。
与文远知行的合作迅速补齐了博世在城区辅助驾驶能力的不足。2023年上市的星纪元ES顶配辅助驾驶就来自于博世与文远知行的合作。此后,这一方案在星纪元ET顶配车型中再次得到应用。
不过现在来看,博世和文远知行合作最大的价值还是提供了满足中国客户的迭代速度。当前博世至尊版的迭代速度甚至是以季度为单位。
早期博世城区辅助驾驶方案还是需要依赖高精度地图的,直接造成开城速度明显落后。从2024年4季度开始,博世转向了无图的方案,感知升级为EV+OCC前融合,摆脱了高精地图的限制,博世称其为AI 1.0阶段。半年之后,今年2季度博世升级到了两段式端到端方案,规划部分也引入模型,规则知识进行冗余控制,保障安全。今年3季度,博世再次升级,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方案。并且传感器方面新增纯视觉方案,芯片平台也由之前双Orin X,更新至单Orin Y。
02.
携手地平线,互相成就
博世和地平线合作开始的时间并不久,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双方正式宣布开始合作。
博世和地平线的合作范围主要是升级版和基础版两大产品线,更多基于芯片产品来展开。
在升级版中基于地平线J6E/M芯片为平台构建高速、高架辅助驾驶能力,基础版则基于地平线J6B推出前视一体机。
与地平线的合作,丰富了博世的芯片选择,也实现了相互成就。
以前视一体机为例,长期依赖,博世采用的是与瑞萨联合开发的V3H,算力为4TOPS。但在国产化芯片以及Tier 1的冲击下,博世封闭的硬件平台对后续的业务拓展造成了一定制约。整车企业更加青睐国产芯片平台的开放体系,更关键是国产芯片平台也更具性价比。
在这个过程中,地平线成为大多数客户的选择。如今,地平线已经出货1000万片芯片便是证明。而在高速辅助驾驶场景中,地平线的J6E/M几乎成为国产芯片的唯一选择,大幅领先于其他国产芯片的量产进度和上车规模。
03.
本土化关键词,吴永桥
事实上,与国产供应链合作几乎成为许多外资企业的共识。仅地平线一家,就有诸多外资企业的合作案例,甚至更早于博世合作来展开。
但从进展速度来看,博世的合作落地无疑是最快的。这其中一方面是博世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另外方面也是关键因素便是吴永桥。
吴永桥掌舵博世XC的时间并不长,2024年1月,博世正式宣布吴永桥出任博世XC中国区总裁,距今尚不足两年时间。
在掌舵博世XC之前,吴永桥长期供职于博世体系的另外一家企业,联合电子。业内人员比喻,联合电子其实是一家披着外企、国企外衣的中国民营企业。虽然也会受到博世总部的影响,但也有诸多方案都是适配本土化客户需求开发,执行落地速度、本土化的服务能力丝毫不落后其他本土企业。用联合电子自己的话来说,联合电子主打的是中国速度、德国品质。
在联合电子成长起来的吴永桥,显然也将“中国速度、德国品质”带到了博世XC,也更懂如何在博世体系框架下,迅速的开展本土化。
在公开的场合中,吴永桥表示,自己在2024年的工作关键便是“打破常规”。
“打破常规”的直接改变是博世XC从此前全球强势Tier1的形象,转变为一个能力强、服务态度好并且具备性价比的企业。
吴永桥把这个理念注入到了企业文化中,简单来说就是客户导向、业务驱动。
在这种理念中,博世XC的本土化推进速度异常的迅速。
如今,博世XC的本土化策略不仅在国内取得明显进展。并且在博世强大体系的支撑下,开始走向海外。一段式端到端技术已经在欧洲多个地区开启测试,可直接服务欧洲本地车企。升级版、基础版辅助驾驶方案也帮助多个车企客户实现出海,助力其提升海外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