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笔记本电脑里保存的一套套培训笔记和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故障代码,记录了两人从学生到“小老师”的蜕变。最近,来自云南的罗志德和樊国树在上海完成2年学习,将前往文山州职业技术学院报到,成为汽修实操老师。
“希望他们把在上海学到的技能,传授给更多的云南孩子,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大国工匠、上海幼狮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巍带着更多的期许。
原来,2019年在徐汇区人社部门的牵头组织下,作为援滇协作项目之一,“汽修大师训练营”悄然落地。6年来,陶巍和团队创设的“大师训练营”为云南培养了3批15位“小老师”。
2019年,首批7位云南孩子来到上海学习。2023年,罗志德和樊国树经过层层选拔,成为第三批前来上海学习的学员。
“第一次走进实训车间,我们被各种各样的车子和先进的维修设备震撼了。”罗志德回忆道,“我们在课堂上学的都是理论知识,而且全是皮毛,从来没有接触过实物。看到这些设备和车子,更紧张了,甚至怀疑自己能否坚持2年。”早晨六点起床,七点开始上早课,然后就到车间跟随师傅们学习实际操作技能,从钣金、油漆到机修,每一个项目都要经历。晚上九点下课后,整理当天的学习笔记。
作为大国工匠,陶巍不记得带过多少徒弟了。但他有个特点:从不保留。他把几十年积累的维修经验编成简易手册,倾囊相授。“技术是学不完的,只有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才能举一反三。”
陶巍表示:“我们不仅要培养技工,更要培养能够传道授业的老师。2年一个周期,给你们培养一批具备汽修技师资格的人才。”为了这个承诺,陶巍和团队除了给孩子们准备了上海职业院校最好的相关讲义外,还召集了一批最优秀的带教师傅,每一个都是行家里手。
离沪前,师傅们和即将返回家乡的两个孩子,在他们毕业作品前一起合影,记录下这段深厚的师徒情谊。跟随孩子们一起前去报到的,还有上海师傅们准备的各种礼物:最新的教学书籍、装有各类教案的笔记本电脑、最新的教具……
原标题:《从黄浦江畔到红河之岸,又一批云南“小老师”毕业返乡》
栏目主编:祝越 文字编辑:周辰
来源:作者:文汇报 张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