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还有什么比两天之内先后近距离接触两台大六座车型更为直接的感官冲击吗?先在桐庐试驾,然后马不停蹄赶往杭州参加上市发布会,尽管二者从价位到定位都很难称得上是竞品,但大六座的帽子一扣,我又很难把两位风格迥异的选手分开讨论。
”
作者|吕嘉豪
编辑|周 展
视觉|慢 慢
可以说我同一双手划过这两台车,却摸出了它们各自背后截然不同造车理念的碰撞,也引出了中美两个汽车市场的分兵方向:
一边是现代汽车精心打造的混动旗舰,预售价格29.38万起;
另一边是吉利银河推出的AI科技大六座SUV,限时指导价17.38万起。
我想没有一台大六座的车敢说自己的主力消费目标人群不是“家庭用户”的。
只是在这个大纲之下,帕里斯帝依旧选择代表传统车企进行稳步进化:摒弃3.5L发动机,改为搭载新一代TMED-II混动系统,采用2.5T发动机与P1+P2双电机组合。同时现代也为这款车配备了双12.3英寸全景曲面屏组合、怀挡换挡机构,以及UV-C杀菌储物箱、二排座椅按摩、三排电动调节和BOSE音响等配置。
这绝对称得上是大改大变,毕竟帕里斯帝在北美市场月销近万的成功不是偶然——它精准满足了美国消费者对宽敞空间、可靠动力和传统豪华的需求。所以内外饰改完之后,把车长增加65毫米,再把轴距增加70毫米,配合新的动力总成,现代通过e-Handling和e-Ride技术强势展示了传统车企在底盘调校方面的深厚积累来继续号召北美市场集中消费新一代帕里斯帝。
但这一招,很有可能被中国市场免疫掉。
因为帕里斯帝“大刀阔斧”的换代改进,面对银河M9展现出属于中国品牌的颠覆性的造车思维,好像有点势单力薄——5205mm的车长、3030mm的轴距、5.2平方米的车内面积,在全尺寸SUV行列卖紧凑型SUV的价格,什么鬼?
更不用说车内还有吉利报菜名的传统艺能:17.3寸3K吸顶屏、30英寸双联多媒体触控屏、12.66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和32英寸AR-HUD四屏交互系统。AI数字底盘、双腔闭式空悬、三电机四驱……
这些曾经是百万级豪车才有的配置,现在却出现在一款不到24万的车上。
很明显,中国的汽车产业游戏规则正在改变。
过去很多年外国车企总是认为中国的消费者不懂车,所以一般都是他们怎么造车怎么提供,中国人就怎么接收怎么消化。但这种认知在今天的中国市场已经完全行不通了,中国消费者已经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懂车”概念——不仅仅是要传统的“三大件”,也追求包括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车载生态等新三大件。
于是现在的中国市场呈现出一种有趣的反转:不再是车企教育消费者什么是好车,而是消费者用实际选择来教育车企应该造什么样的车。这种变化让许多跨国车企措手不及,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曾经被认为“不懂车”的市场。
所以,银河M9搭载的千里浩瀚H5辅助驾驶系统,配备1颗激光雷达、3颗远距毫米波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实现全场景车位到车位D2D辅助驾驶功能——这些配置在帕里斯帝上你想选配也没有。
这不是现代汽车的问题,而是整个传统汽车产业面临的问题:
现代全球前三的车企,做的每一台车都是瞄准着全球化车型去布局的,而且在北美有着巨大的市场,是设计之初就为中国市场去拼刺刀,还是有选择性的放弃一些配置铺设兼顾全球化,还是配合本土供应商在落地时提供官改?
每一个选择仿佛都是带着毒的糖或是抹了蜜的刀。
同时,从更深层次看,这两款车代表的两种不同的造车理念:
A、在现有产品基础上逐步改进,保留核心架构,逐步增加新技术,一种稳健但缓慢的进化方式。
B、从用户需求出发,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快速迭代产品,一种敏捷且大胆的创新方式。
这两种方式没有绝对的对错,但结果显而易见——
中国品牌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推出更具创新性的产品,而传统品牌则在逐步改进中渐渐落后。
毕竟在中国品牌尚未大规模进入北美市场的今天,美国消费者对中国汽车的认知还停留在十年前,他们还没有机会体验到今天中国品牌带来的产品创新,所以现代在美国市场的成功也未必不会被后发后至的银河M9复刻。
这不是说帕里斯帝是差的产品,而是银河M9带来的价值主张更加符合当代消费者的需求——无论是中国消费者还是美国消费者。
可以明确的是,现在的消费者更加清楚自己的需求,更加了解技术的可能性,也更加愿意为真正解决他们痛点的产品买单。
所以未来的汽车产业将属于那些真正理解用户需求,并能快速响应这些需求的企业,不管这些企业来自韩国、中国、美国还是其他国家,用户价值将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现在或许在做取舍,下一步自然会来到兼并,无论谁站到最后,用真金白银投票留下的赢家,带来的只会是让全球的汽车消费者受益的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