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汽车的一则官宣,直接让全球超跑圈安静了。
2025年9月20日,仰望U9赛道特别版车型正式定名“仰望 U9 Xtreme(简称U9X)”,同时抛出三个足以改写行业榜单的信息:德国ATP测试场496.22km/h极速,登顶全球汽车极速榜首;纽博格林北环首跑6分59秒157,刷新纯电超跑圈速认知;全球限量30台,每台提供专属定制方案。
放在以前,没人会相信“极速第一”和“圈速优秀”能出现在同一台超跑上。
因为,在传统高性能车领域,这是个无解的工程学悖论。要极速,就得做低风阻造型、长齿比传动,牺牲下压力;要圈速,就得靠高下压力空力设计、灵活的姿态调校,又会拖累极速。
但仰望U9X偏要为大家打破这个“常识”。而这一切的底气,藏在新能源时代的技术重构里。
U9X不是“更快”而是“逻辑变了”
很多人会把U9X的突破归为“马力堆得足”,但真相是,它重构了超跑的性能逻辑。
先看两组数据的含金量,496.22km/h 的极速,直接超越布加迪此前保持的燃油车极速纪录,而且这不是“一次性测试”。
今年 8 月工程测试车就破了电车极速纪录,一个月后再度突破,把燃油车也拉下马;6分59秒157的纽北圈速,虽然不是当前纯电最快,但关键在于“同一款车兼顾极速与圈速”。
要知道,很多专攻纽北的赛车,极速连350km/h都到不了,而仰望U9X能在直道狂飙近500km/h,还能在177个弯道里稳住姿态,这才是真正的突破。
更关键的是,仰望U9X已经通过工信部新车公告,即将量产销售。如果后续登上纽北量产车型榜单,它将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手握“极速第一”和“圈速顶尖”的纯电超跑。
这不是偶然,而是“易四方+云辇-X”技术架构带来的必然。
不是“加强版”而是“赛道特化体”
不少人会问,U9X是不是“U9改改外观、加加马力”?答案是否定的。两者是“同根不同路”,核心差异在“取向”。
首先看命名,“Xtreme”源自英文“极限”,字母“X”象征边界,灵感则来自纽北赛道的传奇弯道,把赛道曲线提炼成“X”标识,本身就是在宣告“专攻赛道”的定位。而它与普通版U9的关系,更像“技术同根,乐趣分流”。
两者都基于“易四方+云辇-X”核心架构,普通版U9先实现了“车身姿态控制引入赛道” 的突破。U9X则在此基础上,把“赛道性能”拉满,从电机、悬架到热管理,全做了赛化升级。
普通U9定位“可赛可街可玩”,兼顾日常舒适性和赛道驾趣,你能开它上下班,也能去赛道撒欢;但U9X则是“纯赛道取向”,所有升级都为了“极致性能”—— 比如更激进的扭矩控制算法、更强的散热系统,甚至牺牲了部分日常舒适性,只为赛道上的0.1秒提升。
仰望U9X的突破,是“易四方+云辇-X”共同构建了“纵向+横向+垂向”的三维控制体系,这正是纯电超跑的巅峰性能。
易四方的核心是“四电机独立驱动”,但它的价值远不止“提供3000匹马力”,更在于每秒超100次的四轮扭矩矢量控制。
仰望U9X的电机是定制开发的30000转高性能版本,用了航空铝壳体、970MPa转子等顶级材料,不是普通电动车电机的“满血版”,哪怕后续有更高电压的电机出现,也很难复刻它的“精准控制”。
而且,它能靠轮端扭矩分配,主动创造转向所需的横摆力矩,实现“不依赖前轮转角的扭矩转向”。比如过弯时,内侧车轮减扭矩、外侧车轮加扭矩,过弯效率比传统限滑差速器快得多,而且更精准。
针对纽北赛道,仰望U9X还标定了电制动算法,减少机械制动依赖。这不仅能避免刹车热衰减,还能回收能量,让续航在赛道上更耐用。
云辇-X是“全球首个高电压全主动悬架系统”,在仰望U9X上也做了升级。高压油泵电压提升到1200V,减振器阻尼带宽增加,核心目标是“稳住车身,抓牢地面”。
国内首创的双阀结构,一个管悬架上升、一个管下降,阻尼控制精度比单阀高得多。过弯时能快速抑制侧倾,急加速时能压住抬头,让轮胎始终贴地。
通过独立调节四个车轮的悬架行程,云辇-X能实时调整轮胎接地压力。比如在颠簸的赛道上,某个车轮遇到凸起,悬架能瞬间压缩,避免轮胎离地;过弯时则能让外侧轮胎更贴地,提升抓地力。
“易四方”和“云辇-X”两者能发挥作用,离不开“全域1200V超高压平台”——这是全球首个量产的这个级别的平台,不仅让电机、悬架的响应更快,还配合优化的热管理方案,确保极限工况下性能不衰减。
比如在ATP测试场跑496km/h时,1200V平台能让电机持续输出高功率,不会因为电压不足而掉速。
能撑住极限性能的都是“硬骨头”
光有核心技术还不够,仰望U9X能在496km/h不翻车、6分59秒不衰减,靠的是一堆“不起眼”的细节升级。
首先,仰望U9X用的是赛道级刀片电池,通过优化电芯、降低内阻,配合双层冷却结构,实现30C的超高放电倍率。
这意味着它能瞬间释放大电流,支撑496km/h的极速加速;同时双层冷却能快速散热,避免电池过热。要知道,磷酸铁锂电池能做到30C放电,本身就是行业标杆。
赛道上最可怕的是“性能越跑越弱”,仰望U9X重构了冷却系统,大流量油泵+立体电机冷却方案,让冷却系统总功率提升133%,电驱总换热效率提升40%。
比如在纽北跑圈时,电机、电池产生的热量能被快速带走,全程保持峰值性能,普通版仰望U9的散热已经够强,仰望U9X则是“强上加强”。
“跑得快”还得“刹得住”。仰望U9X换装了钛合金制动卡钳+升级版碳陶制动盘。钛合金卡钳减轻簧下质量,制动脚感无虚位,而且低导热性避免刹车油沸腾;碳陶制动盘的打孔划线设计,让摩擦系数更高,内部风道优化后散热更好。
这就是仰望U9X在纽北 177 个弯道的测试中,全程制动性能无衰减,这就是底气。
都说轮胎是“性能的最后一公里”,仰望U9X联合佳通定制了GitiSport e?GTR2 PRO半热熔轮胎,这是中国首款设计时速达500km/h的轮胎。采用了防弹衣的芳纶纤维,能束缚轮胎离心膨胀,避免高速时爆胎;胎侧关键区域结构增强,过弯时能承受超高G值;半热熔配方摩擦系数提升38%,抓地力更强;轮辋与轮胎接触面做了滚花处理,避免激烈驾驶时轮胎滑移。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仰望U9X将座舱的安全与轻量化的进行了兼顾。用了碳纤维单体壳座舱,碳纤维用量超110kg,是全球最大的量产单体壳碳舱。材料是宇航级T700级12K碳纤维,密度只有钢的1/5,强度却是钢的5-6倍。
而且车身是“碳+钢+铝”混合结构:前后铝框架负责碰撞吸能,中间碳纤维舱保护乘员,主要传力路径用超高强热成型钢既轻又安全,还能降低质心,提升操控。
不是“饥饿营销”是中国超跑的“名片”
全球限量30台,每台定制,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为了卖高价”,但本质上,这是“技术实力的浓缩”。
30台的数量,意味着每一台都能做到“极致定制”——从车身涂装到内饰材质,甚至扭矩控制算法,都能根据车主需求调整。但更重要的是,这30台车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名片”。
过去超跑界是欧美品牌的天下,赛道文化的规则由他们制定;而仰望U9X用“易四方+云辇-X”证明,中国品牌能靠新能源技术,重构超跑的性能逻辑,甚至制定新的规则。
赛道文化发展130年来,一直围绕轮胎、马力、轻量化优化;而仰望U9X加入了“车身姿态控制”这个新变量,这不是“颠覆”,而是“拓展”,让超跑的性能边界变得更宽。
写在最后
仰望U9X的意义不止是让“极速、圈速双第一成为可能”,而是“中国汽车技术从跟随到引领”的证明。它打破的不只是超跑界的工程悖论,更是世界对“中国造不出顶尖超跑”的偏见。
30台限量销售,意味着大多数人买不到它,但它的价值在于“技术溢出”,今天在仰望U9X上验证的电机控制、悬架调校、热管理技术,未来可能会下放到底端车型,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新能源技术的红利。
从这个角度看,仰望U9X不是“孤品”,而是“起点”,它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有能力在超跑这个“高端领域”发声,甚至引领方向,而这可能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