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东北黑土地上,吉林省正经历着从“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化产业高地的华丽转身。在即将启幕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吉林展区将以“吉聚匠心 创新领航”为主题,集中呈现来自全省顶尖企业和工匠人才的创新成果与硬核实力。从大国工匠的技艺传承,到“四新产业”的集群突破,吉林正以扎实的产业基础、前瞻的科技布局和深厚的工匠文化,书写着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大会现场
16家吉林企事业单位
将带来36件创新成果
带领大家感受吉林发展澎湃加速度
一起来看吉林“智造”天团
和他们的硬核展品
(部分企业)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一汽是国有特大型汽车企业集团。1953年建厂,前身为第一汽车制造厂,由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厂名。1956年建成投产并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卡车(解放牌),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小轿车(东风牌)和第一辆高级轿车(红旗牌)。现有员工12万人,资产总额超6700亿元,累计产销汽车超6200万辆,销量规模始终位列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建立了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五大生产基地,整车产能超500万辆;构建了“1+12+X”全球化研发布局。中国一汽拥有红旗、解放、奔腾等自主品牌和大众、奥迪、捷达、丰田等合资品牌。中国一汽品牌价值4915.81亿元,连续22年位列汽车行业榜首;“红旗”品牌价值1410.65亿元,位列自主乘用车第一;“解放”品牌价值1450.29亿元,位列自主商用车第一。
【参展展品】
“红旗·天工”汽车底盘
机器人涂胶系统便携式胶枪离线测试装置
精配模具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核心的轨道客车研发、制造、检修及出口基地,始建于1954年,前身是长春客车厂。1959年,中车长客生产出第一辆铁路客车,1967年,独立自主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列地铁列车。随着中国铁路进入六次大提速时代,中车长客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列国产动车组KDZ1、中国最早的磁浮列车“青城山号”、首列500km/h国产化磁浮列车。公司搭建了动车组、高档客车、城际、市域车、地铁列车、磁浮列车等9大产品平台30个主型产品,相继自主研发“和谐号”“复兴号”等系列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20世纪90年,产品先后进入亚洲、大洋洲、非洲、美洲、欧洲,国际业务合作遍布美国、澳大利亚、塞尔维亚等2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签约额超过140亿美元。
【参展展品】
氢能源全自动智慧市域列车(模型)
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模型)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1日,是我国第一家集卫星研发制造、运营管理和遥感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商业遥感卫星公司。公司现有职工9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历超过90%。2015年10月7日,由公司自主研制的“吉林一号”星座首组四颗卫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创造了国内多项第一,其中“吉林一号”光学A星是我国第一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拉开了我国商业航天大幕。2023年6月15日,公司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41星”的形式发射了高分06A等41颗自研卫星,刷新了中国航天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同时也标志着“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组网工程成功实现“百星飞天”的阶段性目标。截至目前,公司通过25次成功发射实现117颗“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卫星星座,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快速广域覆盖的卫星遥感数据以及以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的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服务。以现有在轨卫星测算,“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可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每天约38~40次重访,具备全球一年覆盖6 次、全国半月覆盖1次的能力,为国土安全、地理测绘、土地规划、农林生产、生态环保、智慧城市等各领域提供了高质量的遥感信息和产品服务。
【参展展品】
吉林一号“一箭41星”(模型)
“吉林一号”高分06A星(模型)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吉电股份)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0875”,属国家电投大一类企业;吉林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吉林能投)是国家电投的全资子公司,为吉电股份控股股东。主要业务涉及新能源、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及火电、供热、生物质能、电站服务等领域。
吉电股份绿色氢基能源沙盘共分为三个部分,上半部分为大安合成氨项目,已建成投产;左下部分为长春制氢加氢一体站项目,已建成投产;右下部分为梨树绿色甲醇绿色航油项目,现已开工。
大安合成氨项目是国家清洁低碳氢能示范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大工程之一,新能源装机800兆瓦(风电700兆瓦,光伏100兆瓦),年制绿氢3.2万吨,绿氢制绿氨18万吨,于2023年5月开工,2025年7月26日投产。
长春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采用国家电投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备,总制氢能力600标准立方米/小时,日制氢能力1300千克/日,加注能力500千克/日,是长春市唯一加氢“母站”。依托这一站点开展长春市6条氢能示范交通运营线路。
梨树绿色甲醇绿色航油项目采用“风电制绿氢”耦合“生物质气化制合成气”技术路线,通过生物质预处理和气化获得以CO为主的绿色碳源,通过风力发电制绿氢适度调节碳氢比例,在合成装置中生产绿色甲醇、绿色航油,实现“电-氢-化”协同。
【参展展品】
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沙盘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59年,1964年建成投产,下辖及管理两家上市公司、2家外埠公司等40余家企业,是以传统纤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主导产品包括人造丝、腈纶纤维、竹纤维、碳纤维及复材制品,客户广布于国内20多个省、市及亚、欧、美、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现有人造丝产能11万吨/年,占全球的34%;腈纶纤维产能53万吨/年,占全球的40%;竹纤维产能15万吨/年;碳纤维产业链产能26万吨,风电叶片主梁碳板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国内无人机碳纤维结构件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是目前全球最优质的人造丝生产基地、最大的竹纤维、腈纶纤维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全国保健功能纺织品原料基地和国家差别化腈纶研发生产基地。
【参展展品】
碳纤维
碳纤维自行车
碳纤维滑雪板
碳纤维球拍
碳纤维曲棍球杆
风电主梁碳板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光学专业研究机构,被誉为新中国“光学的摇篮”。研制成功“八大件一个汤”、红宝石激光器、大型光电经纬仪等国内首创型光学仪器装备;涌现出“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等英模人物;组建援建光电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20余家。长春光机所是中国科学院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多学科、综合性、基地型研究所之一。现有职工2600余人,在学研究生1300余人。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6个、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攻克4m量级SiC反射镜材料、高端CMOS图像传感器、大面积高精度光栅、大口径光学系统装调与环境试验等关键技术,取得以天问一号高分相机、羲和号Hα望远镜等为代表的系列创新成果。成果转化设立高新技术企业30余家,2024年重点企业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
【参展展品】
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TW07
金赛药业
金赛药业是一家聚焦妇儿健康、创新驱动的全产业链制药企业,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精准健康解决方案提供者。
作为长春高新(国资控股,股票代码000661SZ)控股子公司,金赛药业拥有完整的研产销全产业链体系,年营收超百亿元,员工近万人,建立了覆盖妇儿健康疾病筛、诊、防、治全病程守护链,已推出核心产品30余项。
公司组建了1200多人的研发团队,持续高额研发投入(2024年达23.4亿元),并以 AI 为核心驱动力,构建精准设计、高效递送、靶向调控的一体化研发策略,建立了多种精准靶向药物开发技术平台,包括融合组织递送的小核酸技术平台、抗体和蛋白偶联技术平台、靶向耐药菌的裂解酶技术平台、多抗技术平台等。
【参展展品】
金赛恒®注射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金赛增®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
美适亚®纳米晶型醋酸甲地孕酮口服混悬液
睿简压片糖果
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集生物医用材料开发及植入性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骨科、创伤外科、运动医学、神经外科、医学整形等多个领域。圣博玛申请专利260余项,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7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1项,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证29项;圣博玛现有博士和硕士140余人,培养博士后10余人,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圣博玛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的理念,建有通过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可生产多型号医用级聚乳酸类高分子材料的生产线,并建成医疗器械产品生产线十余条,实现从原材料到终端医疗器械的全链条产业布局。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参展展品】
可吸收骨板
聚乳酸面部填充剂
通化安睿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通化安睿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是一家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为一体的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注册资本11.17亿元,员工400余人。在技术研发方面,安睿特已构筑了覆盖基因编辑、细胞底盘筛选培育、产品分离纯化及检测等全流程的重组蛋白药物研发体系。这一体系颠覆了传统人血清白蛋白的生产技术,从源头解决人体血液中各种病毒和异源性物质污染,同时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在产业化规模、生产效率、产品纯度等方面创造了多项全球领先成就。2018年首条生产线建成投产,达到了当时全球最大白蛋白生物制药规模,年产量达5吨;3月已建设完成50吨重组人白蛋白原料和试剂生产线,并获得生产许可。安睿特从发酵、纯化设备、纯化介质、膜分离和制剂灌装等各个流程全面推动并带头采用了国产化生物制药核心设备,实现全部生物制药设备90%以上的国产化率。
【参展展品】
重组人白蛋白
创新是吉林鲜明的底色
工匠是吉林宝贵的财富
从“制造”到“智造”
从“跟跑”到“领跑”
吉林将继续以创新为引擎
以工匠为标杆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助力东北全面振兴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