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停车场挪车,旁边突然窜出个电动车,吓得我赶紧踩刹车。摇下车窗跟人道歉的时候,人家还嘟囔:“你这后视镜怕不是摆设吧?” 我当时还挺委屈,心说我这镜子调得挺 “标准” 啊 —— 能看见自己车门把手,视野里大半都是车身,这不就是老司机教的吗?
后来跟一个开了二十年出租车的师傅聊天,才知道这么多年我全调错了。师傅听完我的调法,乐了,说:“你那是把后视镜当化妆镜用呢?看得见自己车门有啥用?马路上的车又不会钻你车门上。”
你还别说,他这话真点醒我了。仔细想想,以前开车总觉得左右两边有盲区,变道的时候得扭头看半天,有时候跟车近了,后车都快贴上来了,后视镜里还就露个小尖角。尤其下雨天,后视镜一模糊,更是提心吊胆的。
师傅当时没直接说咋调,拉着我坐进他的车里。他那车后视镜看着跟我的没啥区别,但视野看着就是敞亮。“你看啊,” 他指着左后视镜,“你以前是不是总想着让车身占镜子里三分之一?” 我点头,他就伸手拧了拧调节按钮,“你再瞅瞅,现在车身就露个边儿,顶多占五分之一,剩下的地方全给马路。”
我凑近了看,果然,左后方的车道看得清清楚楚,连旁边车道后车的轮胎都能瞧见。“调的时候啊,坐直了,眼睛瞅着镜子,慢慢往外侧拧,直到镜子里刚好看不见自己的车身,或者就留一丢丢边儿。” 他边说边比划,“你想啊,你开车的时候,车身在你眼皮子底下呢,用得着镜子再照一遍?镜子是帮你看身后的,不是看自己的。”
然后是右后视镜,这个我以前总调得太高,总怕看不见路边台阶。师傅说这也是个误区。“右镜子得稍微往下点,” 他调的时候,我看着镜子里的路面一点点变多,“你看,地平线大概在镜子中间,车身也是露个小边儿就行。这样路边的行人、电动车,还有停车时马路牙子,都能瞅得明明白白。”
他让我自己上手试试,我拧着调节按钮的时候,手指都有点笨。左拧一下,感觉视野偏了,右调一点,又觉得车身多了。师傅在旁边笑:“别急,多试几次就有感觉了。调完了,你开车跑一段,变道的时候留意下,是不是心里踏实多了?”
那天下午我特意开着车在城郊绕了几圈。以前变道前,总觉得镜子里看着没车,一扭头却发现后车离得特近,现在这么一调,后视镜里能看到的范围明显大了。有次超一辆货车,刚打转向灯,左后视镜里就瞧见货车车头了,心里有数,打方向的时候也敢果断点。
其实最明显的是晚上。以前后车开远光,后视镜里一片晃眼,现在因为视野往外扩了些,强光的范围好像也小了点,没那么刺眼了。不过师傅也说了,真遇到那种特别晃眼的,还是得用手动防眩目,这个调镜子可解决不了。
回来跟我那刚拿驾照的表弟说这事儿,他还不信,说教练教的就是要看到车身。结果周末带他练车,我让他按我说的调完,他开了没十分钟就惊呼:“哥,我好像能看见后面的车啥时候跟上来的了!” 你看,有时候不是车难开,是咱们没把车上的 “工具” 用对地方。
现在每次上车前,我都习惯性地扫一眼后视镜,稍微拧两下调整调整。有时候载着朋友,还会念叨两句这个调镜子的法子。有个朋友听完试了,过几天跟我说,上次在高速上差点被人别车,就因为后视镜看得清楚,提前减速躲开了。
说真的,开了这么多年车,这点小事儿居然现在才弄明白,挺不好意思的。但反过来想,开车这事儿不就是这样吗?慢慢摸索,慢慢总结,总能发现些让自己更安全、更顺手的小窍门。
要是你也觉得开车时总有点视野不够用,不妨试试这么调调后视镜。说不定跟我一样,调完就有种 “豁然开朗” 的感觉。毕竟开车这事儿,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多花两分钟调镜子,换个踏实的驾驶体验,多值啊。
要是觉得我说的有点用,顺手点个赞,以后开车路上都顺顺利利的,发财小手动起来,好运自然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