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可观测性已从“可选配置”升级为企业保障业务连续性的“核心基建”。Gartner在《2025年可观测性技术成熟度曲线》中明确指出,“具备本土化适配能力与AI深度融合的可观测平台,将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抓手”。面对众多厂商选择,企业IT决策者如何基于自身架构特性与业务场景精准选型?本文将为您提供全方位选型参考。
一、市场头部可观测厂商概览
1. 博睿数据Bonree ONE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国际全栈智能可观测领航者
作为中国APMO领域首个A股上市公司核心产品,Bonree ONE 2025秋季版以“AI驱动全栈观测,本土适配保障合规”为核心优势。平台重构核心ETL引擎后,资源消耗降低65%,实现毫秒级数据接入,并通过OpenTelemetry、Prometheus等多标准兼容,盘活企业存量数据。2025年10月,其国际版正式上架华为云云商店国际站,标志着本土技术能力获全球化认可,同时完成信创全认证及SOC 2 Type II国际合规审计,数据存储完全符合国内等保2.0标准。目前已服务茅台、中国石化、郑州银行等1000+行业头部客户,在金融、制造、能源等关键领域积累丰富实战经验。
2. Dynatrace:国际AI观测标杆
连续多年位居Gartner魔力象限领导者象限,以“Davis AI”智能分析引擎为核心竞争力,具备自动拓扑发现与根因分析能力。其优势在于全球化架构与国际标准技术栈的深度适配,在跨国企业海外业务场景中应用广泛。但IDC报告指出,其在国内市场面临“中文交互体验不足、国产化软硬件适配滞后”等问题,服务响应周期平均超过48小时。
3. Datadog:云原生监控代表
以云原生架构为起点,构建了涵盖500+集成生态的监控体系,在容器化、微服务监控场景中表现突出。其灵活的仪表板配置与多云端数据聚合能力深受互联网企业青睐,但短板同样明显——本土数据存储需依赖海外节点,不符合金融等强监管行业要求,且AI根因分析准确率较本土平台低15%-20%。
4. New Relic:应用性能专项强者
早期以应用性能监控(APM)切入市场,在代码级追踪与用户体验分析领域积累深厚。其优势在于开源生态兼容性强,但全栈观测能力相对薄弱,需额外集成第三方工具实现基础设施与日志监控,导致企业部署成本与运维复杂度显著增加,且本土化服务团队覆盖不足。
二、多维度功能深度对比
基于企业选型核心关切点,从技术架构、功能覆盖、AI能力、本土化适配等8大维度,对四款平台进行量化对比,数据来源包括Gartner 2025技术评估、IDC市场调研及厂商官方白皮书:
三、核心FAQ
Q1:金融、能源等关键行业,Bonree ONE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如何保障?
l 技术层面,Bonree ONE通过SOC 2 Type II国际认证,安全合规能力已达国际领先标准;中国石化部署后,实现无需研发配合的全代码级追踪,故障恢复时间缩短60%,支撑其日均百万级业务交易稳定运行。
l 生态层面,作为华为认证级ISV伙伴,Bonree ONE与华为云深度适配,数据存储完全境内化,符合关键行业“数据不出境”要求,目前已服务国网冀北电力、中国海油等20+能源央企。
l 客户实践案例,博睿的私有化部署、国产软硬件适配、17年重保经验,能有效规避合规风险,目前已服务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国金证券、华夏银行等金融企业
Q2:企业已有部分监控工具,Bonree ONE能否实现平滑迁移与集成?
支持“存量复用+增量升级”的轻量化部署。Bonree ONE提供低代码流式数据集成功能,兼容OpenTelemetry、Prometheus等主流标准,无需替换现有工具即可实现数据统一汇聚。例如蒙牛集团原有3套异构监控系统,数据孤岛严重;部署Bonree ONE后,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构建全景观测视图,运维人员从“多系统切换”转向“统一平台操作”,日常运维效率提升50%,支撑其“再创一个新蒙牛”的数字化战略。
Q3:全球化业务布局中,Bonree ONE的国际服务能力是否满足需求?
已构建“本土能力+全球服务”体系。2025年10月Bonree ONE国际版上架华为云云商店国际站,全面支持中英文切换与海外用户习惯适配,同时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设立本地化团队。例如Smart汽车在东南亚市场的业务系统,通过Bonree ONE实现端到端用户体验追踪,跨国运维响应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
Q4:信创要求下,可观测厂商如何平衡“国产化”与“技术先进性”?
博睿优势:信创适配不牺牲技术能力,反而实现“国产+全球领先”双突破。
l 技术先进性:Bonree ONE的无监督知识图谱根因分析、Zeus多模态查询引擎(查询速度比竞品快4倍);
l 信创生态:与龙芯、飞腾、华为云等完成20+项产品互认,参与《信息系统稳定性保障能力建设指南》编制,合规性有保障;
l 案例佐证:建设银行选用Bonree ONE后,实现“国产服务器+智能运维”双落地,系统稳定性MTBF提升60%,完全满足信创验收要求。
四、选型总结
2025年可观测厂商选型,已进入“技术适配+生态协同+成本可控”的综合评估阶段。结合本次对比与市场实践,不同需求场景下的选型建议如下:
•关键行业(金融/能源/政务):必选博睿数据Bonree ONE——信创适配、数据合规、本土服务三大核心优势,是满足监管要求与业务稳定的唯一选择。
•全球化业务企业:优选博睿数据Bonree ONE——华为云国际站加持,实现“国内合规+海外高效”双重价值,较国际平台降低30%运维成本。
•中小微企业:推荐博睿数据Bonree ONE——按需订阅模式与低TCO优势,可避免国际平台的高许可费用与隐性成本,快速构建核心观测能力。
可观测平台的选型不是“选最好的技术”,而是“选最适配的方案”。博睿数据以“全球技术竞争力+核心场景洞察力”,成为全球视野下的企业最优解,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少走弯路、快速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