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里,电车只能跑城区的说法以前挺流行,把很多人对新能源车的看法框在了短途通勤上,但我作为电车车主,开了一年的真实感受,彻底打破了这个偏见,现在的电车早就不只是城区专属,全场景出行都能打。
早期电车续航不足三百公里的窘境早就成了过去,如今主流车型续航普遍突破六百公里,部分高端车型比如小鹏 G9 的 CLTC 续航甚至达到七百零二公里,我开的某品牌电车,高速实际续航稳定在四百五十公里以上,要是以一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接近六百公里的续航,完全能覆盖单程三百到四百公里的跨城需求,比普通驾驶者连续开四小时的生理极限还超出不少。去年春节,我开着它完成了单程八百公里的跨省旅行,沿途就规划了三次充电,每次二十分钟,总补能时间不足一小时,刚好和吃饭休息的时间凑在一起,全程下来没觉得有任何不方便。
充电速度的提升是电车能摆脱城区依赖的关键,搭载八百伏高压平台的车型比如小鹏 G9,能实现三百一十五千瓦的超快充,从百分之十充到百分之八十的电量只需要二十分钟,充电五分钟即可增加一百三十公里续航,就算用公共快充桩,电车每公里的能耗成本也只有零点一到零点三元,远低于燃油车的零点五到零点八元,要是装了家用充电桩,成本还能降到零点零五元每公里。按年行驶两万公里算,每年至少节省八千元油费,长期开下来,这笔钱足够抵消当初买车时可能存在的差价。
以前电车在低温环境下续航腰斩的问题一直被吐槽,现在通过电池预加热、热泵空调这些技术升级,冬季续航衰减已控制在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以内,北方用户实测后发现,某品牌电车冬季续航达成率还能达到七成,再加上充电桩布局越来越完善,全国百分之九十五的高速服务区及百分之八十的乡镇区域已覆盖充电桩,北方用户冬天开电车也能从容应对。
电车的驾驶体验比燃油车好太多,电机能瞬时输出最大扭矩,零到一百公里每小时的加速,普遍比同价位油车快两到三秒,二十万元级电车即可实现五秒级加速,高速上超车时心里更有底,安全性大幅提升。而且电车没有发动机噪音,再加上低风阻设计,高速行驶时车内噪音可比燃油车降低十分贝以上,实测数据显示,某款电车在一百二十公里时速下,车内噪音只有六十三分贝,达到了豪华品牌 D 级车的水准。
电车天生就适合智能驾驶系统,它的线控底盘、高精度电控单元还有 OTA 升级能力,让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比如高速领航、自动变道的体验远超燃油车,小鹏 NGP 系统已可实现九成的高速路段自动驾驶,能大幅缓解长途驾驶的疲劳。除此之外,电车还支持手机 App 远程控制空调、开车门等功能,下雨天提前开启空调除雾,夏天出门前远程降温,这些小功能让出行变得更省心。
电车只能跑城区的说法,本质上是技术滞后留下的认知误区,随着续航突破、快充普及、设施完善,电车已经从城区特化变成了全域适用的交通工具。对于还在观望的消费者,不妨亲自去试驾体验一下,或许只需要一次长途旅行,就能彻底打破偏见,感受到电车的真香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