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芯片赛道,市场通常将其与高学历技术团队或行业资深从业者相关联。然而近期冲刺科创板的成都莱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普科技”),却以“地产玩家跨界半导体激光设备”的身份打破了这一固有认知。
公司两名实际控制人均为高中学历,且长期深耕房地产领域;二人7.41亿元大额对外担保暗藏控制权风险;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对单一大客户的依赖由18.86%大复激增至81.74%。
1、实控人高中学历+地产履历,毛冬曾因醉驾被判刑
招股书显示,莱普科技成立于2003年。公司控股股东为东骏投资,直接持股26.77%;叶向明、毛冬分别持有东骏投资50%的股权,二人合计控制公司66.94%的表决权股份,系共同实际控制人。
据招股书披露,两名实控人长期服务于“东骏系”企业,均长期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需特别指出的是,报告期内,实控人毛冬曾因醉酒驾驶面临行政与刑事双重处罚。
据披露,2022年1月4日,广东省东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出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查明毛冬于2021年12月15日晚间实施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条款,对其作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行政处罚。
同年6月23日,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出具《刑事判决书》,认定毛冬于2021年12月16日凌晨存在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判决其犯危险驾驶罪,处以拘役1个月25日、缓刑3个月,并处1.6万元罚金。
对此,莱普科技在招股书中称:毛冬所涉案件的相关行政、刑事处罚均已执行完毕,该行为不构成经济刑事犯罪或重大违法行为,不会导致发行人不符合科创板发行上市条件,亦不影响毛冬在公司的董事任职资格,对发行人未来生产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
2、实控人存7.41亿元大额对外担保风险
招股书同时披露了实控人的对外担保风险。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叶向明、毛冬共同为其控制企业以外的第三方提供担保,担保债务本金余额合计达7.41亿元,该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地产项目开发。
具体来看,对东莞东骏电器有限公司的担保本金余额为5.57亿元,对东莞市汉邦能源有限公司的担保本金余额为1.84亿元。若被担保方出现偿债困难,实控人需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可能间接影响公司股权稳定性。
除公司股权外,叶向明、毛冬的其他资产主要包括二人通过东骏投资持有的东骏激光63.44%股权,以及其他一级市场投资、房产、个人理财等。
3、业务瞄准半导体激光设备,财务业绩实现“扭亏翻身”
从核心业务来看,莱普科技以先进精密激光技术及半导体创新工艺开发为核心竞争力,专注于高端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配套提供技术服务。公司核心产品分为两类,即激光热处理设备与专用激光加工设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及先进封装产线。
财务数据层面,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莱普科技经营业绩呈现“扭亏为盈、稳步增长”态势:
营业收入方面,2022年为7414.56万元,2023年增至1.91亿元,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2.81亿元,2025年一季度为3662.77万元;2023年、2024年同比增速显著,直观反映市场需求逐步释放。
净利润方面,2022年仍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为938.22万元;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2279.87万元;2024年盈利规模持续扩大,净利润增至5491.16万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为68.32万元。
综合毛利率持续稳步提升,2022年为42.50%,2023年为44.55%,2024年为54.82%,2025年一季度达56.5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凸显产品较强的盈利能力。
4、利润依赖政策补助,单一大客户超81%且存关联交易
在经营过程中,莱普科技对政策支持的依赖度及居高不下的客户集中度,成为市场关注的潜在风险点。
政策支持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与享受的税收优惠,对利润影响显著。具体数据显示:
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各期金额分别为42.99万元、90.29万元、591.58万元、58.13万元,占各期利润总额的比例依次为-3.62%、3.61%、10.78%、-87.19%;
享受的税收优惠,各期金额分别为187.43万元、816.54万元、1622.75万元、147.39万元,占各期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5.78%、32.65%、29.57%、-221.07%。
需说明的是,部分时期补助与优惠占比为负数,主要因当期公司利润总额为负(如2022年),这一现象亦凸显政策支持在特定阶段对公司利润的“托底”作用。
客户集中度方面,莱普科技对客户的依赖度呈逐年上升趋势。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86%、65.89%、83.45%、97.67%,2025年一季度已接近98%。
其中,公司对单一核心客户(招股书称“客户A”)及其同一控制下其他主体的销售占比更高,分别达18.86%、42.87%、67.86%、81.74%——若未来该核心客户需求发生变化或双方合作终止,将对公司营收产生较大冲击。
图片来源:莱普科技招股书申报稿
值得关注的是,客户A自2022年起陆续验证通过莱普科技的激光诱导结晶设备(LIC)与USJLA设备,成为公司最大采购方。并且双方关系不仅限于交易,还存在其他关联:比如持有莱普科技不足5%股权的某股东,其执行事务合伙人与客户A(含与客户A受同一母公司控制下的客户B)属同一控制下主体。
此外,莱普科技还向客户A的关联方租赁房产作为办公场所,但出租方未提供不动产权证书书等权属文件。
EBD
声明:本文根据企业招股书、媒体公开报道等公开资料撰写,相关论断仅为个人观点。如有错误及侵权内容,可后台给小秘书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