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车保有量高得有点吓人,你知道吗?以2025年的数据来看,日本总人口大概在1.23亿左右,具体点说,根据世界计量局的估算,是1.231亿人。而他们的汽车保有量呢,最新统计显示已经达到8287万多辆,这比两年前的8245万又涨了点。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日本的车辆注册数据一直很稳定,每千人拥有670辆左右,这算下来就差不多这个数。想想看,这么个岛国,土地面积才38万平方公里,车子却堆得满街都是。原因其实挺简单,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大力搞汽车工业,那时候丰田、本田这些公司刚起步,靠着精细的装配线和可靠的发动机,很快就抢占了市场。
到70年代,他们的出口量爆棚,美国欧洲到处是日本车。政府也帮忙,给企业减税补贴,建厂修路啥的。结果呢,私家车成了家家户户的必需品,城市里停车位紧张得要命,东京那些地方,堵车是常态。空气污染也跟上来了,尾气排放让雾霾时不时冒头。
企业为了应对,早期就推混合动力车,像丰田的普锐斯,卖得火热,帮着降低了点油耗。但现在问题来了,日本在纯电动车上落后了,特斯拉和比亚迪这些对手跑得飞快,日本还守着老一套,转型慢吞吞的。
山东这边呢,人口1.015亿,车辆保有量到2025年已经突破3500万了,具体是3558万左右,比日本低不少,但增速快得惊人。为什么差距大?先说人口,日本1.23亿,山东1.01亿,相差不大,但日本车多人均高。山东的汽车工业起步晚,1937年出过黄海卡车,但真正起飞是1984年中国重汽建厂后。那时候引进外资,组装重型卡车,主要供工地用。
90年代,齐鲁、北汽福田这些企业冒头,生产皮卡和客车,零部件链也跟上,像润华做轮胎,一汽富维搞座椅。产量从几万台蹿到百万台,2023年就221万了,2025年上半年增长38%,新能源车产量百万级。保有量从2023年的3009万涨到今儿这个数,新能源车占了300多万,增长47%。
青岛的工厂忙活得热火朝天,即墨区总装线一天几百台下线,莱西的北京汽车基地占地大,雇了好几千人。物流公司换电动货车,公交用纯电大巴,省油还环保。政策帮了大忙,政府补贴买车,建充电桩,到2025年15万个桩子遍地都是。相比日本,山东在新能源上超车了,电池企业像国轩高科,海光瑞科,产能全国顶尖。
2016年,三菱燃油数据造假曝光,篡改了25年,涉及62万多辆车,股价崩盘,高管辞职。2017年,日产检验员没资质,召回121万辆,工厂停工好几周。2018年,戈恩在机场被抓,瞒报薪水挪用资金,几亿日元的事,2019年他逃到黎巴嫩,案子闹得全球都知道。
日本企业治理出问题,监督松散。电动车转型也卡壳,充电站少,电池技术没跟上。中国这边,山东抓住了机会,产业链全,从电机到电控,一条龙。2025年,山东产量预计新能源百万辆,出口非洲中东,适应各种环境。保有量增长拉动就业,维修站到处是,空气质量好转了点。
对比下来,日本保有量高,但密度大带来拥堵和污染,产业老化。山东虽低点,但追得猛,新能源占比高,未来潜力大。日本得赶紧革新,山东继续往前冲。
总的看,人口相近,保有量差距反映了产业发展路径不同,日本靠传统积累,山东借新能源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