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电池技术正成为汽车产业竞争的“心脏战场”。有人将固态电池视为未来的终极答案,也有人坚信安全与可靠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显然属于后者。
面对行业内外的热议,他并没有急于“追风”,而是以理性的思考表达了对技术路线的清晰判断——要想真正“促进动力电池行业发展”,必须在安全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李云飞指出,比亚迪作为全球少有的既造整车又造电池的大型企业,在各类技术路线都有布局和研究。但在安全问题上,比亚迪始终坚持磷酸铁锂路线——这种选择源于对用户安全的敬畏与对行业责任的担当。他提到,中国的电动公交能十余年无重大事故,正是因为采用了这一路线。相比之下,三元锂虽能带来更长续航,却在极端环境下存在更高风险。
如今,不少车企为追求“里程数字”再度转向高能量密度电池,但李云飞认为,这种“拼参数”的短视做法无助于行业的长远健康。电动汽车的未来,不应被数据驱动,而应由安全与信任支撑。只有坚持技术理性、以安全为底线,才能让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真正迈向高质量发展,赢得全球用户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