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Lafa5开启预售,明年进入海外市场 朱江明:年销400万辆是一家全球车企的门槛
创始人
2025-11-09 00:35:48
0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1月7日晚,零跑汽车全新车型零跑Lafa5迎来预售。新车定位紧凑型纯电动轿跑,预售价为10.58万~13.18万元起。据悉,该车在今年慕尼黑车展期间就开启了盲订,将于11月28日上市。同时,零跑汽车还宣布推出高性能版Lafa5 Ultra车型,计划明年二季度发布并交付。

与此前零跑汽车用一位字母加两位数字对产品命名的方式不同(例如,B01、C11、D19等),零跑Lafa5的四个字母分别代表生活方式、个性态度、自由及审美,被零跑汽车视为品牌态度的年轻化表达,定位也有别于现有的其他产品。这也是继S01后,零跑汽车再次踏入个性化市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磊 摄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零跑Lafa5是独立于B、C系列的全新产品,定位高于B系列。“Lafa5是面向95后‘悦己乐活’青年打造的个性化、潮流化、运动化车型,产品配置也会更高。首批盲订用户中,年龄在21岁至35岁的用户占比达到了77%。”零跑汽车方面表示。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10月,零跑汽车销量首次突破7万辆,达到70289辆,环比增长5.45%,同比增长84.11%。

在业内看来,零跑Lafa5是零跑汽车站稳大众市场后,在个性化市场的一次尝试。同时,这款新车与10月发布的D19,都被视为提升零跑汽车品牌调性的车型。

其中,D19定位大型SUV,拥有纯电与增程两种动力形式,上市之后将成为零跑汽车旗下售价最高的产品,是零跑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一款车型;零跑Lafa5预售价为10.58万~13.18万元起,对比来看,零跑B01指导价为8.98万元起,B10指导价为9.98万元起,全新C11的指导价为14.98万元起,2026款C16指导价为15.18万元起,2026款C10指导价为12.28万元起。可以看出,零跑Lafa5的预售价介于B系列与C系列车型之间。

这样的产品策略的背后,是零跑汽车近来单车均价出现下滑。根据公开数据及零跑汽车的财务数据,零跑汽车的单车均价大约为7万元,产品以售价亲民的T03为主。2022~2023年,零跑C系列车型将单车均价拉升至11万元左右。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B系列车型的加入,零跑汽车的单车均价有所下滑。根据零跑汽车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其当期单车均价为10.6万元,环比上季度下滑了0.8万元。在这种情况下,零跑汽车选择接连发布D19和Lafa5,在两端发力共同推动品牌“冲高”。

尽管Lafa5是一款强调个性化的车型,但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依然表示其肩负走量的任务,希望该车“能够成长为销量的支柱,就像当年的C11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Lafa5是一款全球车型,还将在海外市场进行销售,但国内销售的车型与海外销售的车型有所不同。“比如,座椅采用织物面料,国内可能接受不了,但是在欧洲需要有这个版本,不然可能就因为没有织物的版本,用户就不考虑这个车型了。”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认为,“Lafa5在欧洲面对的用户不一定是年轻人,我们评估用户的平均年龄可能会在40至50岁。”

根据官方信息,零跑Lafa5将于明年在全球市场陆续启动销售。“我认为,年销400万辆是一家全球车企的门槛。”据朱江明透露,Lafa5之外,零跑汽车明年还会在海外市场投入五到七款新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广汽埃安于11月16日正式推出AION i60,这是品牌首款同时提供增程与纯电两种动力形式的车型,共...
30万智己LS9突袭引爆市场,... 11月4日,智己LS9开启预售,首发两个超级增程版本,分别为52 Ultra版本和66 Ultra版...
10.98万起的SUV 埃安i... 紧凑级SUV再添新成员。 11月16日,广汽AION旗下一款全新紧凑级SUV——AION i60正式...
星光座驾护航光影盛宴:问界M9... 近日,第3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厦门盛大举行,黄晓明、吴慷仁等众多明星的惊艳亮相,让红毯时刻成为万...
长安马自达EZ-60引领质电新... 如何让一款新能源车获得全球市场的认可?答案或许就藏在长安马自达EZ-60的首次公开亮相中,特别是在中...
原创 2... 2026年1月1日,我国将迎来能源领域的重要变革——国七汽油全面上线。作为国六b的升级版,国七汽油不...
原创 保... 曾几何时,保时捷是无数人心中“成功”的代名词。男人梦想着拥有一辆911,女人把卡宴视为人生目标。可谁...
国产PDM系统推荐,和PLM怎... 在当今这个“万物皆可数字化”的时代,制造企业里最令人头疼的事儿,莫过于那堆积如山的图纸、版本混乱的B...
国产PDM系统推荐,不想上全套... 在咱们这个制造业飞速发展的时代,不少企业都遇到了一个“成长的烦恼”。公司规模不大不小,研发团队十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