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半固态电池命名:破营销迷雾 促产业健康发展
创始人
2025-11-08 17:08:48
0

新能源汽车领域正经历技术革新与市场规范的双重考验。近期,关于电池技术命名的争议引发行业关注——部分企业将半固态电池包装为“固态电池”进行宣传,导致消费者认知混乱。为规范市场,主管部门正酝酿将“半固态电池”统一命名为“固液电池”,以明确技术边界,遏制不实营销。

固态电池因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及消费电子领域潜力巨大。然而,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先机,将量产的半固态电池冠以“固态电池”之名,误导投资者与消费者。这种行为与上半年车企炒作“高阶智驾”如出一辙——部分企业将L2级辅助驾驶包装为“自动驾驶”,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边开车边睡觉”等误导性内容,最终引发多起交通事故,教训深刻。

半固态电池与固态电池的本质差异在于电解质组成。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T/CSAE 434-2025),全固态电池的离子传递需完全通过固态电解质实现,不含任何液态成分;而半固态电池则是固态与液态电解质的混合体,液态成分占比通常在5%至10%。这一标准为两类技术划定了明确分界线。

从产业化进程看,半固态电池已实现商业化装车,成为当前市场的过渡方案。但全固态电池仍面临成本高、界面阻抗大、生产工艺不成熟等挑战。若以技术成熟度1至9级衡量,当前全固态电池仅处于第4级,即完成器件样品制作与实验验证阶段,距离大规模生产仍有距离。目前市场上多数企业宣称的“固态电池”产品,实为半固态电池。

不过,我国在全固态电池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通过分子尺度界面设计,将固态电池界面阻抗降至传统液态电池水平,并实现柔性电池2万次弯折无衰减;物理研究所研发的“碘离子”特殊胶水,解决了电解质与锂电极接触难题;清华大学团队利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确保安全与续航兼顾。这些技术突破为固态电池实用化提供了关键支撑。

尽管科研成果显著,但技术从实验室到商业化仍需跨越供应链、市场接受度等多重障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提出,全固态电池有望在2030年实现小规模应用,2035年全球推广,这一时间表体现了对技术成熟与现实条件的平衡考量。

当前,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营销概念层出不穷。部分企业将未来愿景包装为当下现实,不仅误导消费者,也干扰了技术路线竞争。规范电池命名、明确技术分类,有助于消除认知偏差,遏制不实宣传,降低市场炒作风险,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公平环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idp国际驾照怎么申请三步轻松... 随着出国旅游和自驾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际驾照的申请问题,其中“idp国际驾照怎么申请”...
规范半固态电池命名:破营销迷雾... 新能源汽车领域正经历技术革新与市场规范的双重考验。近期,关于电池技术命名的争议引发行业关注——部分企...
小鹏机器人火了,但看看隔壁特斯... 对于汽车起家的小鹏汽车来说,或许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因为机器人成为全网焦点。 事情的起因还要回...
2025年AISEO搜索引擎优... 在当今数字化营销的激烈竞争环境下,AISEO搜索引擎优化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从行业洞察...
奥迪 E5 Sportback... 10月底开着奥迪 E5 Sportback去看了雪山,总共两天行程,好吃好喝开着也不累。 总体路线是...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谁押中了「...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网易科技) 今年10月,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一场交流活动上抱怨: "由于美国...
效仿特斯拉,Rivian为CE... 11 月 8 日消息,美国造车新势力 Rivian 为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RJ・斯卡林奇(RJ S...
本田 CEO 三部敏宏:多款电... IT之家 11 月 8 日消息,汽车媒体 CarScoops 今天(11 月 8 日)发布博文,报道...
“陆海空”三展联袂助力澳门多元... 人民网澳门11月8日电 (记者富子梅)2025“濠江盛汇”第十五届中国(澳门)国际汽车博览会、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