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产销量3000万辆的车企,花落一汽 - 大众。
10月30日晚,吉林省长春市的一汽 - 大众长春基地,随着一辆灰色的全新一汽奥迪A5L缓缓驶下生产线,一汽 - 大众迎来了第3000万辆整车的下线。
成立34年的一汽-大众,开启了新征程。
当晚,一汽-大众公布了全新的2030年战略目标。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兼一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彬表示,“一汽-大众在2030年要实现两高一新,五个领先,十大任务”。即,效益领先,保持行业领先的盈利;研发和技术上,保持在合资中的“新高地”。此外,保证200万辆的规模。
为此,一汽-大众后续将在研发和产品上进行大力度的布局,推动企业的转型发展。未来五年,一汽-大众继续坚持油电共进的策略,预计推出近30款全新产品,其中新能源产品超过20款。自2026年起,一汽-大众的大众品牌和捷达品牌将在多个细分市场新增11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包括6 款纯电动车型、2款插电式混动车型、2款增程式车型及1 款燃油车型。
据悉,一汽-大众每年都会投入约100亿元用于研发,以全速推动电动化转型。在研发上,一汽-大众将全面提速,开发效率缩短50%以上,以响应客户需求。“我们的目标是,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时代,一汽-大众依然是大家的第一选择”,陈彬说。在研发重点上,将会聚焦在智驾软件等智能电动的核心赛道上。
今年以来,一汽 - 大众的转型进入深水区。2025 年 3 月,中国一汽与德国大众签署协议,计划从 2026 年起推出 11 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其中 10 款为新能源产品。8 月,捷达品牌与成都经开区管委会合作成立新公司,加速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首款纯电车型将搭载一汽 - 大众自研的 SOA 电子电气架构,并与华为联合开发智能驾驶系统。
1991年,一汽-大众成立。34 年间,一汽 - 大众的车型从最初的捷达单一品牌,扩展至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覆盖燃油与新能源领域共计 33 款车型。产品矩阵不仅满足了从家用代步到高端豪华的多元需求,更见证了中国汽车消费从 " 稀缺 " 走向 " 普及 ",再到 " 品质化 " 的转变。
数据显示,一汽 - 大众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超 5.5 万亿元,为国家贡献税收超过 7300 亿元,带动上下游超 50 万个就业岗位。
“对我们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意义非凡的里程碑时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说,这不仅凝聚着团队协作的力量与彼此信赖的温度,更彰显了一汽与大众之间长期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000 万辆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未来十年,一汽 - 大众希望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参与者与引领者。很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