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用“血海竞争”来形容并不为过。价格战硝烟弥漫,技术军备竞赛白热化,行业利润率持续承压,曾经高歌猛进的新能源市场渗透率突破45%后增速放缓,宣告着存量博弈时代的真正来临。
在这个“关键分水岭”上,许多车企在残酷洗牌中艰难求生,而长城汽车于10月披露的三季度报告,却如同一道穿透乌云的强光——营收612.47亿元,同比增长20.51%;销量35.36万辆,同比增长20.20%,双双创下历史同期最佳纪录。
这份在行业寒冬中取得的“热辣”成绩,不仅是一组冰冷的数字,更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鲜活样本,其背后的战略逻辑值得深度剖析。
业绩增长的“三重驱动”:产品向上、新能源加速与全球化突破
细究长城汽车的财报,会发现其增长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特征。
首先,在品牌高端化方面,长城汽车实现了质的突破。第三季度,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达101,337辆,同比激增40.83%,单车平均指导价突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