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自动驾驶辩证法:在科技创新与负责任之间
创始人
2025-10-28 10:52:12
0

来源:汽车观察杂志

北京亦庄荣昌东街附近,一辆辆滴滴自动驾驶车穿梭在马路上,为前来参加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的嘉宾、媒体和观众提供接驳服务。

这不是一辆普通的网约车,而是一扇敞开的未来之门。门后的世界,是机器智能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让出行变得更加安全、高效。

虽然完全无人的自动驾驶商业化尚需时日,但与其旁观时代的脚步,不如一起上车,亲身感受这场正在发生的智能革命。

体验过程中,《汽车观察》记者感受到滴滴自动驾驶车辆在变道、加减速、左右转弯等一系列操作中,表现得非常丝滑、平稳流畅,能够灵活应对各类复杂交通场景。无论是信号灯还是周边车辆、行人等都能准确捕获。这一切得益于滴滴自动驾驶自研的L4软硬件技术,可实现360°全场景、全工况感知识别。

以混合网络,穿越技术与政策迷雾

网约车大战后,滴滴逐步成为出行行业的头部企业,同时也在思考和布局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早在2016年,滴滴就已投入自动驾驶研发,谈及做自动驾驶的初心,滴滴联合创始人、滴滴自动驾驶CEO张博表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安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将大幅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二是体验,L4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后,汽车会进化成真正的移动空间,人们不需要在车上关注驾驶这件事情,可以尽情地休息、娱乐等。

在启动自动驾驶研发前,张博与全球L4自动驾驶领域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深入交流后,形成了两个关键判断。

第一个判断是对时间节点的判断,他认为自动驾驶进入人类生活大概需要10年时间,即从2016年到2026年。目前来看,这个预判还是比较准确的。

第二个判断认为,自动驾驶进入人类生活的最优路径,应该是类似于滴滴这样的出行网络,提供一种“人类司机+机器人”的混合网络。其背后逻辑是,自动驾驶在较长时间里会存在政策限制和技术限制。鉴于滴滴已经构建了出行网络,以一种渐进式的方式推进L4 Robotaxi出行服务,更为现实。

滴滴联合创始人、滴滴自动驾驶CEO 张博

“混合出行网络是自动驾驶商业化冷启动的最佳路径,滴滴自动驾驶在AI、场景和硬件制造三大关键领域都积累了能力,正在以自动驾驶网络和司机出行网络相结合的混合模式,稳步推进L4技术落地应用。”张博这样说道。

基于上述判断,滴滴自动驾驶制定了3个“五年计划”:第1个五年是2016-2021年,核心任务是完成L4自动驾驶全栈核心技术的研发。目前,滴滴自动驾驶已经掌握了L4自动驾驶所有核心技术。

第2个五年是2022-2026年,核心任务是完成L4自动驾驶在国内“从0到1”的验证,在部分地区示范应用接近人驾的Robotaxi出行服务。依托L4自动驾驶软硬件能力与慧桔港智能运维体系,滴滴自动驾驶已连续安全运行超过1900天,并在全无人示范应用的基础上,逐步向部分公众开放全无人Robotaxi服务测试。

“AI技术必须和场景深入融合,才有生命力。”张博举例道,滴滴自动驾驶已在广州黄埔和北京亦庄实现了全场景、全天候的全无人测试,无论是早晚高峰,还是雷雨天气等复杂场景,都表现得非常稳定。

第3个五年是2027-2032年,核心任务是全球化,在全球寻找适合L4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政策土壤和技术土壤。前期,滴滴自动驾驶已于2023年与广汽埃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得到广汽集团C轮融资,双方把滴滴自动驾驶的AI Driver能力和广汽集团的汽车生产制造能力整合在一起,设计并生产前装Robotaxi。

交付在即,通往Robotaxi商业化的“阳谋”

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V)期间,《汽车观察》记者来到位于A馆的滴滴自动驾驶展台,详细咨询了这款与广汽埃安联合打造的前装自动驾驶车的科技含量。

据了解,这款前装自动驾驶车基于广汽埃安纯电专属平台开发,搭载了滴滴自动驾驶全新一代硬件平台,传感器总数多达33个,可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红外相机和声音传感器等多传感器进行探测。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自动驾驶全新一代硬件平台的GPU算力已超过2000 TOPS,传感器接入能力比上一代计算平台提升一倍;集成度和装配效率也显著提升,装配效率提升7倍,成本大幅降低74%。

展台现场,张博对《汽车观察》表示:“这款与广汽埃安联合打造的前装自动驾驶车将于今年年底交付,随后将逐步在北京和广州开展示范应用。”

除前装自动驾驶车外,滴滴自动驾驶还动态演示了Robotaxi智能运维体系的全流程运维场景。据悉,滴滴自动驾驶已率先在业内推出24小时自动驾驶自动运维中心慧桔港,包括用户中心、业务中心、安全中心、支持中心和运维中心,这五大中心协同实现Robotaxi前台运营和后台运维的全流程自动化运转。

用“一票否决权”,重构安全估值

“L4自动驾驶技术是下个十年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技术变革之一,将大幅提升出行安全、效率与体验。”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张博特别强调了滴滴自动驾驶的价值观——负责任的科技创新,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对于“科技创新”的解读不言而喻,自成立以来,滴滴自动驾驶持续加大对AI领域的投入。两周前,滴滴自动驾驶又获得D轮20亿元融资,将用于加大AI研发投入和推动L4自动驾驶应用落地。

而对于“负责任”的解读,张博在交流中进一步阐述道:一是对安全的重视与长期投入,二是保持相对稳健的发展节奏。

首先在安全上,一方面是整个滴滴公司对于安全的重视,另一方面是滴滴车辆软硬件在安全冗余方面做出的努力,希望达到最高安全水平。“安全是自动驾驶发展的基石,要始终把安全作为不能妥协的优先项。”张博如是说。

实际上,滴滴在非常早期阶段就已将安全确立为核心基石之一。初期投放的自动驾驶车辆基于沃尔沃XC90打造,还专门为其设计了“双子星”系统,可在核心高性能传感器、车载自动驾驶系统、远程协助系统和车型深度兼容四个方面,实现多层冗余。

安全性不只是从行驶角度考虑,还要从运营维度评估。比如,为避免Robotaxi在行驶过程中阻碍交通、造成拥堵等意外情况发生,滴滴自动驾驶做足了准备,其先进的感知系统,能够全方位感知周边环境、精确检测障碍物、有效识别交通标志和信号灯等。

其次,为何要提倡相对稳健的发展节奏?通常情况下,新科技的出现会给旧方式带来冲击和恐慌,但从自动驾驶发展现状来看,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作为出行运力的“补充方式”逐渐渗透到新的出行方式中,不会快速或绝对替代网约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等原本的核心出行方式。

所以,滴滴自动驾驶并不会激进地推动L4的迅速普及,而是在以安全为基础的前提下,脚踏实地,稳步推进自动驾驶业务发展和新旧业态的转换。毕竟,科技的发展必将考虑到人们的感受和就业空间等多种问题。

作为中国和全球最大的出行公司,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先天优势显而易见,用户、场景和技术都已掌握在手中,Robotaxi自动驾驶业务也只是无缝衔接的事情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打破固有印象,凯美瑞GT-S概... 丰田凯美瑞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印象应该都是“稳定”的中型轿车,但当我们看到丰田CALTY设计工作室,设计...
合资智能化“卷王”,为啥是上汽... 智能化变革,从工厂开始 对大多数合资品牌来说,智能化更多停留在前端座舱——车机换成大屏了,语音识别...
10月27日智能汽车(3994...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7日,智能汽车(399432)指数报收于6742.15点,涨0.52%,成交1...
电动无人驾驶重塑矿山运输 宁德... 10月24日,易控智驾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举行战略合作...
滴滴自动驾驶辩证法:在科技创新... 来源:汽车观察杂志 北京亦庄荣昌东街附近,一辆辆滴滴自动驾驶车穿梭在马路上,为前来参加2025世界智...
解码2026武汉汽车制造技术暨... 2026武汉车展:智能制造如何重塑中国汽车产业格局? 从车间到云端:一场颠覆传统制造的行业盛会即将启...
哈弗H6L首发登场,中型SUV... 在备受瞩目的中型SUV市场中,哈弗品牌再度发力,旗下全新车型H6L即将于11月中旬正式登陆市场。这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