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柬埔寨汽车行业依然保持强劲增长,但近期与泰国的边境冲突改变了消费者的观念,并扰乱了关键供应链。
随着边境局势紧张及临时封关,越来越多的柬埔寨消费者开始倾向选择那些与泰国无运营权或所有权关联的品牌。这种观念转变在柬埔寨经销商中尤为明显,市场焦点正转向非泰国关联制造商。
受影响企业之一是福特的授权经销商RMA Cambodia公司。尽管RMA是一家全球性企业,但其总部位于泰国曼谷通罗区(Thong Lor),这一信息在其官网有所注明。在边境冲突期间,这种关联引发了部分消费者的顾虑。RMA Cambodia的CEO随即公开重申了公司的国际化定位,强调RMA是全球网络的一部分,而非一家泰国本土企业。尽管此举缓解了市场担忧,但消费者的认知转变仍对该公司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丰田是另一家在泰国设有组装业务的领先品牌,它面临的挑战并非声誉问题,而是供应链。边境口岸的临时关闭导致物流和汽车进口放缓,暴露了泰国到柬埔寨汽车产业对来自泰国零部件供应的依赖。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如果物流路线不能实现多元化,降低对跨境运输的依赖,这种中断可能会带来长期影响。
与此同时,在泰国没有生产或分销渠道的品牌在全年保持稳定增长。柬埔寨汽车市场依旧活跃:据柬埔寨《高棉时报》(Khmer Times)报道,2025年一季度新车销量同比增长48%。
比亚迪(BYD)表现尤为亮眼,自2025年初以来在电动及混合动力车领域实现快速增长。柬埔寨公共工程与运输部数据显示,柬埔寨2024年电动汽车注册量达2253辆,较2023年增长620%(来源:新华网英文版English.news.cn)。
其中,仅比亚迪就占据了近30%的注册量,共658辆(来源:Jingsun Car)。其产业布局在持续扩大:2025年4月,比亚迪在柬埔寨西哈努克市破土动工新建工厂,宣布年产能达1万辆(来源:路透社)。
名爵(MG)也持续保持上升势头,巩固了其在SUV领域的地位,并在售后服务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据《柬埔寨投资评论》(Cambodia Investment Review)报道,该品牌2025年销量增长达50%。这些举措增强了消费者信任,尤其是在柬埔寨市场中,受损车或非标准“灰色进口”车辆长期存在的情况下。
随着众多中国汽车制造商的涌入,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些品牌通过提供更丰富的车型和亲民价格加剧了市场竞争。然而,灰色进口车辆的激增也带来了质量与安全隐患,其中许多车型原本仅为中国国内低标准市场生产,而非符合出口规格。随着中国政府加大对灰色汽车出口的监管力度,这一趋势预计将逐步减弱。监管措施一旦全面落实,将有助于提升柬埔寨汽车市场的整体质量标准,并减少通过非正式渠道进入的低配车型。
尽管近期面临挑战,但柬埔寨汽车产业仍处于稳健增长态势。据ReportLinker预测,到2028年,柬埔寨新车注册总量有望达到约5300辆,而2023年约为4900辆。市场多元化进程,加上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领域竞争的加剧,正为消费者和制造商创造全新机遇。随着区域紧张局势的缓和及监管措施的生效,柬埔寨汽车行业有望继续向更高品质、更高透明度及更强消费者信心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