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际干线运输中电动重卡保有量激增,传统充电模式正面临电池容量与充电效率的双重考验。在2025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上,星星充电产品总监高立强接受专访时表示,商用车电动化已进入场景化与生态化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液冷超充技术成为破解行业痛点的关键突破口。
该技术通过将液冷散热系统深度集成于充电设备核心模块,成功攻克了极端大电流下的热管理难题。相比传统风冷方案,液冷超充系统可支持500A至1200A的持续大电流输出,将重卡充电时长从数小时压缩至30分钟内,实现"即停即充"的加油式体验。其内置的智能温控系统可将设备运行温差控制在±2℃以内,既保障了高功率状态下的安全性,又将设备寿命延长至传统方案的2.3倍。
在产品迭代方面,星星充电于2024年率先推出液冷超充1.0解决方案,其双枪终端额定电流达500A,Boost模式下可瞬时提升至600A。当双枪协同工作时,系统可输出1000A持续电流,Boost模式更可达1200A,满足中型货运场景的快速补能需求。
今年发布的"液冷超充2.0"系统则将技术指标推向新高度。该系统构建了10兆瓦级功率池架构,支持多终端动态功率分配。单枪输出电流稳定在1200A,双枪并行时最大持续电流达2400A,可实现2.4MW的持续充电功率,全面覆盖重卡、电动船舶等高能耗运输工具的充电需求。系统采用的移相变压器直流母线技术,使场站年均能效从92%提升至94%,年节约电费支出超15万元。
在功率管理层面,星星充电创新性地引入共享功率池概念。通过将三台960kW充电桩聚合为2.88MW系统,配合本地能源管理器(IECC)实现跨桩位、跨车型的功率智能调配。该系统可在变压器容量限制下,自动完成峰谷时段功率调节,使设备利用率提升40%,基础电费成本下降22%。据实测数据,采用该方案的充电场站在三年运营周期内,可通过电力调度与储能优化创造相当于新建一座充电站的额外收益。
高立强指出,液冷超充2.0系统不仅解决了重卡电动化的补能瓶颈,更通过能源管理生态的构建,为物流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完整解决方案。随着该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中国商用车电动化进程正在从技术突破迈向生态重构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