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在10月19日表示,荷兰政府计划与中国官员展开会谈,讨论如何解决围绕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僵局。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全球的汽车供应链,并且威胁到多个行业的稳定。
荷兰政府在9月30日接管了安世半导体,并暂停了公司中国籍CEO张学政的职务,此后局势陷入僵局。与此同时,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向海外出口部分成品零件和子组件。这一举措让荷兰政府感到紧张,因为不仅荷兰,欧洲的多家汽车公司也开始受到影响。各方压力不断增大,荷兰政府感到必须采取行动。
在美中贸易紧张的背景下,中国此前曾坚决拒绝与美国贸易代表重新开启会谈。这也使得荷兰政府担心中国可能会拒绝与他们谈判,借此表态,荷兰实际上希望通过“道德绑架”促使中国回到谈判桌。
荷兰政府接管安世半导体的原因,是因为公司CEO被指将技术转让给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据《南华早报》报道,荷兰方面认为闻泰科技有意将安世半导体的制造业务完全转移到中国,这也成为荷兰政府采取干预措施的主要原因。
卡雷曼斯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尽管中国方面认为荷兰此举是与美国共同干预安世半导体,但荷兰政府坚称这是独立行动,并没有美国的参与。荷兰此举的主要目的是阻止安世半导体的前中国CEO将该公司的业务和知识产权转移出欧洲。
然而,尽管荷兰政府坚称这一决定是独立的,但法庭文件显示,从去年起,美国就一直在施压荷兰政府,要求更换安世半导体的中国领导层,并将这一作为公司出口美国的条件。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重要的汽车芯片和消费电子产品的供应商。此次荷兰政府的接管和中国的出口禁令引发了全球对芯片短缺的担忧,尤其是对于汽车和电子行业而言,这一事件就像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实际上,安世半导体的芯片技术并不算特别先进,属于成熟制程,但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产量巨大。此次争议更像是围绕公司控制权的争执,而非单纯的技术问题。2024年,安世半导体预计的净利润为3.31亿美元,这无疑是一块诱人的“肥肉”。
安世半导体的供应链虽然设计在荷兰,但生产和组装的中心却大部分位于中国。公司原料在曼彻斯特和汉堡生产,70%的成品会运往东莞组装和测试后销往全球市场,其余30%则分发到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半导体工厂。这使得安世半导体尽管在法律上属于荷兰公司,但其实际运营中心早已在中国,中国市场已占据安世半导体70%的营业额,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卡雷曼斯表示:“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也需要安世半导体的芯片。我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是一种共赢的关系,各方都拥有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荷兰政府的做法并未带来预期的结果,反而使局势陷入了两败俱伤的状态。荷兰政府已经改变了之前的强硬立场,指派外交官与中方展开进一步磋商,卡雷曼斯自己也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天内与中国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举行会谈。他还补充道:“这件事非常重要,因此正在最高层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