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篇的关键转折,新旧动能转换进入深水区,产业变革速度远超预期。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汽车销量达2436.3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6.1%,但燃油车仍占据市场重要份额,多元能源方案与智能升级成为行业两大核心趋势。在此趋势下,不少合资车企因战略摇摆陷入向新或守旧的困境,发展脚步放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汽大众凭借“油电同进 油电同智”的精准战略,在前三季度实现78.7万辆销量,既保住了燃油车市场基本盘,又在新能源与智能领域取得突破,用实际业绩为合资车企的转型破局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范本。
行业专家袁帅指出,当前车市竞争已进入全维度比拼阶段,单一技术路线难以覆盖全域需求。这种行业共识下,上汽大众的合资新时代战略选择,更显前瞻性与可行性。
销量与订单双高:战略落地的具象体现
上汽大众前三季度斩获78.7万辆终端销量,用实打实的市场成绩,印证了其转型之路的平稳与坚定。具体到9月市场表现,单月9.13万辆的销量背后,传统主力车型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朗逸家族当月售出2.2万辆,稳稳占据A级燃油轿车市场头把交椅;帕萨特与途观家族同样表现亮眼,均以近1.9万辆的销量领跑各自细分市场。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已成功培育出增长新极——全新凌渡L上市仅一个月,便推动整个凌渡家族订单环比增长两倍;上汽奥迪更是展现强劲增长势头,9月销量达5700辆,同比暴涨90%,为上汽大众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双节期间的市场热度更具说服力。上汽大众大众品牌日均1.2+万批次客流、订单量环比提升53%,上汽奥迪订单量环比增幅高达256%,这种爆发式增长源于“新品+政策”的双重驱动。大众品牌的“六重礼”购车权益叠加燃油SUV终身质保等举措,精准契合了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可靠保障”的需求,而这背后是产品实力的支撑:帕萨特Pro与ID.3分别斩获AQR研究合资轿车与中端纯电质量榜首,印证“油电同质”的底气。
油电同智深化:从技术到产品的价值升维
“我们会继续坚持‘油电同进、油电同智’的战略——让钟爱内燃机的朋友们也能开上智能化的油车。”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的表态,道出了战略核心。8-9月连发的6款新车,正是这一理念的集中落地:
燃油端,Pro家族2026款将油车智能化推入2.0时代。顶配免费搭载的支持高快NOA的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2.0,仅需5000元即可选装,让“人机共驾”不再是电车专属。超可靠的辅助驾驶、超好用的人机共驾与越用越懂你的智能座舱,打破了“油车不智能”的偏见。
新能源端,奥迪 E5 Sportback上市30分钟订单破万。作为AUDI品牌首款量产车型,其融合德系基因与中国智电科技的定位,与豪华智慧性能轿车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形成上汽奥迪双品牌重磅级产品,共同构建上汽大众在豪华车市场的多元增长极。
未来布局:20款新车储备的增长底气
短期冲刺与长期布局的无缝衔接,彰显上汽大众战略上的可持续性。2026年,大众品牌将推出6款新能源车型,涵盖插混、增程、纯电路线;上汽奥迪则计划两年内扩充PPC平台智能燃油车与电动车型矩阵。到2030年,上汽大众预计将推出超20款新车。这种饱和式产品投放,既呼应了当下市场对多元、个性选择的需求,更卡位“十五五”智能绿色赛道。
在渠道端,上汽奥迪年底前将建成240家用户中心,配合“欢迎车主回家”关爱活动,完成从卖车到用户运营的转型。这种“产品+渠道+服务”的协同,正是合资2.0模式的核心要义。
当不少行业参与者陷入“电动化等同于智能化”的认知误区时,上汽大众用实实在在的销量打破了这一局限——其转型实践证明,真正的产业变革从不是“非此即彼”的单向选择,而是围绕用户核心需求的精准回应。站在“十五五”汽车强国建设的关键征程上,上汽大众“守正(油电同进)+ 创新(油电同智)”的发展路径,不仅为身处转型迷茫期的合资车企提供了可参考的行动范本,更以具体实践诠释了新质生产力驱动下,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