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智驾到订单,注水不断,新造车还有多少信任可以消耗?
创始人
2025-10-20 04:39:49
0

车企最近的反应都看得到,不过他们为何不反思一下,这几年他们又做过什么?夸大宣传得还少么?当然如果不是这种夸大宣传,他们也很难打得过传统汽车企业,然而在崛起后他们仍然用这种方式,如今开始被市场惩罚了。

其中最广为人知并被确证的当属智驾技术了,在今年3月份的一单事故之前,智驾可谓无所不能,网络上都是智驾技术已多么多么先进的宣传,在视频平台上到处都是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或是睡觉,或是玩手机等的视频。

电车行业也刻意借助智驾的技术优势来压制传统汽车企业,毕竟电车的特性可以更好地适配智驾,而燃油车的动力特性无法高效适配智驾,那是他们最辉煌的时候,汽车销量节节攀升,而传统汽车企业则如鹌鹑一般不敢吭声。

然而今年3月份那单交通事故之后,工信部、应急管理部先后发声,指出国内的智驾大多属于L2级别,并未达到自动驾驶的级别,驾驶员行车时必须紧握方向盘,注意道路状况,不能完全依赖智驾,甚至有段时间高速公路在醒目位置提醒驾驶人慎用智驾。

订单营销也不是今年兴起的,在去年及之前,诸多车企就玩订单营销了,不过当时的车企还较为克制一些,新车上市的订单往往都是数万辆,但是这也已比以往的传统汽车企业公布的订单数只有几千辆增加了近10倍了。

去年就有汽车企业的高管接受采访时表示其他车企公布的订单数都是动辄数万辆,如果他们公布实际的订单数只有数千辆,那么老板脸色不好看,于是也跟着公布数万辆的订单,然而即使是数万辆的订单,一些车型后来被发现一年卖出的车辆数量比当初公布的订单数还要少。

到了今年,汽车行业出现了新车发布后订单数达数十万辆的惊人消息,而它也得以迅速突围而出,月销量不断攀升,甚至已超过好多老前辈,这让各位前辈车企刮目相看,原来订单营销还可以这样玩啊!

这样的订单数一开始还只是震惊国内汽车业界,但是由此引发的风潮是随后多款发布的新车型订单数都是以10万计算了,导致国内诸多的新车型订单数激增,最终将今年以来诸多新车型的订单数一举冲破了1亿辆,震惊了世界,因为全球每年的汽车销量也就9000多万辆啊!

此外还有之前被吹嘘的隐藏式门把手、取消实体按键等被夸大的创新科技,隐藏式门把手屡屡在车辆碰撞事故后锁死车门而活活烧死车主,取消实体按键而在中控屏操作空调温度、音响声量等导致交通事故风险激增,如今隐藏式门把手即将被禁,车企也部分恢复实体按键。

这些都反映出汽车行业的注水营销有点过于严重了,他们利用了消费者对他们的信任,夸大宣传,然而当消费者买到车之后,却发现诸多宣称的技术等都远远无法达到预期,这种通过消费消费者信任方式取得的成功如今已被证明不可持续。

9月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销量排名数据显示,传统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崛起,占新能源汽车企业前十名的半数位置,凸显出消费者开始偏向信任传统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这已导致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销量下滑,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应该警惕的信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岚图泰山11月将至!800V超... 华系汽车阵营再添重磅选手,岚图汽车近日正式对外宣布,旗下全新旗舰SUV——岚图泰山将于11月正式登陆...
从“中国市场”到“中国创造” ...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10月16日,2026春夏上海时装周收官日,阿迪达斯在上海老市府大楼创意呈现「P...
32.99万元起 捷途纵横G7... 10月19日晚,纵横G700正式上市,指导价格32.99万元起,官方给出了2.5万元的置换补贴政策,...
长安一片月 诗意共远方 (来源:中国旅游报) 转自:中国旅游报 □ 本报记者 任 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三月三...
试驾五菱之光EV进取型 创业创... 出品 | 搜狐商用车 作为补足五菱之光EV家族新能源矩阵的重磅产品,进取型重点提升了续航里程,将纯...
欧盟同意了!逐步停止从俄罗斯进... 央视新闻消息,欧盟理事会20日表示,欧盟成员国支持在2028年1月前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提案。...
单套1.3亿元起,上海25套豪... ◤上海内环高端居住区,右侧即高福云境项目所在区域 上海豪宅市场延续火热行情。 10月19日下午,上海...
日产汽车入华40年庆典:CEO...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当夜幕低垂、灯光亮起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