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机油都去哪了?在南海区,答案正变得清晰。10月17日,记者从南海区交通运输局获悉,目前南海全区已有500多家机动车维修企业被纳入智能监管系统,所有纳入系统的企业,其废机油的进出量一旦出现异常,系统都会自动记录并预警。而在日常运作中,收运员仅需扫码即可完成废机油的交接,整个过程数据实时上传,一目了然。
南海全区已有500多家机动车维修企业被纳入智能监管系统。
今年初,“推动500家汽车维修企业配备废机油智能收集装置”成为南海区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的任务内容。截至9月底,任务已全面完成并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实际完成安装企业达520家,共发起转移联单1473张,安全转移废机油450.5吨,同比分别增加约102%和111%,标志着南海区在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监管领域,成功构建了全流程信息化闭环监管新模式。
废机油作为常见危险废物,含有苯系物、多环芳烃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若处置不当,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过去,废机油管理普遍存在“去向难追踪、台账不清晰、贮存不规范、监管效率低”等问题。
废机油智能收集装置。
为解决这些痛点,南海区交通部门强化组织部署,明确各镇街任务清单与时间节点,联合区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在执法中宣传,在服务中引导。同时,充分发挥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广泛解读法规、展示智能装置优势,消除企业顾虑,有效推动智能收集装置的推广应用。
目前,由佛山市知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佛山市格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智能收集装置已在全区范围内投入使用。这些具备自动称重、液位实时监测功能的“智能管家”,能实时将废机油投放的时间、重量等数据上传至监管平台,确保数据真实、可追溯。当收集箱将满,系统会自动预警并生成转移联单,收运企业及时上门收运,形成了“投放—预警—转运”的高效闭环管理模式。
智能收集装置通过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实现了废机油“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数量可核”,从源头遏制了非法处置行为,有效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同时,规范收集的废机油经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后,可“变废为宝”,提炼为基础油、燃料油等再生资源,有效提升了资源再利用率。不仅如此,装置推广也成功扭转了部分汽修企业“重经营、轻环保”的观念,行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意识显著提升,推动行业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治理”转型。
接下来,南海区交通部门将持续深化宣传引导,积极推动智能收集装置在更多汽修企业的覆盖应用,分步实现所有产废维修企业全覆盖。并强化对已安装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与后台数据抽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智能设备“用得实、管得好”。
采写:南方+记者 陈雪婷
通讯员 梁翠珊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