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交付破40万,57.9亿投入组合辅助驾驶,1800人团队助力智能出行
创始人
2025-10-18 02:52:22
0

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的现场,小米集团创始人兼CEO雷军向外界公布了一组引人注目的数据:自小米汽车正式上市一年半以来,其累计交付量已突破40万辆大关。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小米汽车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市场渗透,更凸显了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旺盛需求。

作为跨界造车的新势力,小米汽车凭借高性价比策略迅速打开市场。其首款车型以智能座舱为核心卖点,搭载了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同时将价格控制在主流消费区间。这种"技术普惠"的打法,让小米汽车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中脱颖而出。据统计,目前交付的40万辆车中,超过60%的用户选择了搭载高阶智驾功能的版本。

在智能驾驶领域,小米展现出了惊人的投入力度。雷军透露,仅在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研发上,小米就已投入57.9亿元。这笔资金不仅用于算法优化和传感器研发,还覆盖了全球顶尖人才的引进。目前,小米智能驾驶团队规模已达1800人,其中30%的成员拥有海外知名车企或科技公司的从业背景,形成了算法、硬件、测试的全链条研发能力。

团队建设方面,小米采取了"全球化+本地化"的双重策略。在北京总部,核心算法团队昼夜不停地进行数据训练;在慕尼黑研发中心,欧洲工程师专注优化本地化场景;在硅谷实验室,前沿技术探索持续推进。这种布局使得小米智能驾驶系统既能适应中国复杂的路况,又具备国际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当前,头部车企都在智能驾驶领域展开军备竞赛。小米的优势在于其消费电子领域的技术积累,特别是AIoT生态与车载系统的深度融合。例如,小米汽车可以无缝连接智能家居设备,实现"车家互联"的独特体验。

对于留学生群体而言,小米的崛起提供了新的职业发展方向。随着智能驾驶技术迭代加速,既懂汽车工程又掌握AI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稀缺资源。不少海外学子表示,小米的全球化研发体系为他们提供了回国发展的优质平台,其技术路线也与国际主流保持同步。

当被问及市场竞争态势时,行业分析师指出,小米汽车目前处于"技术爬坡期"与"市场扩张期"的重叠阶段。虽然40万辆的交付量已形成规模效应,但要在智能驾驶领域持续领先,仍需突破长尾场景处理、数据安全等关键技术瓶颈。不过,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和生态优势,小米完全有能力在这场马拉松中保持第一梯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体第八届进博会志愿者“小叶子... 10月22日下午,上海体育大学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出征仪式在绿瓦大礼堂举行。校党委副书记、...
秦宋双车上市!只要9.28万,... 10 月 23 日,比亚迪“秦·宋2026款上市发布会”,正式推出新款秦 L DM-i、新款宋 L ...
岚图追光L全国批量到店 800... 出品 | 搜狐汽车·E电园 10月23日,据岚图汽车官方消息称,旗下中大型轿车——岚图追光L已陆续抵...
原创 小... 最近网络上流传一张关于小米汽车的宣传图,称车主按下车内SOS按钮可实现"一秒接通"紧急呼叫服务,但图...
用精湛驾驶技术伴乘客平安出行 (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付臣是北京公交集团客五分公司T105路驾驶员。入职6年来,他始...
智界R7改款来袭:外观内饰焕新... 近日,工信部对外公布了智界R7改款车型的详细信息,这一消息迅速成为行业内外热议的焦点。作为一款备受瞩...
市运输中心举办全市出租汽车行业... 10月23日,市运输中心举办全市出租汽车行业专题培训研讨班,近100名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研讨。 ...
上汽集团成立汽车科技新公司 注...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上汽前行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威,注册资本2000万...
新莱应材:全资子公司拟20亿元... 10月23日,新莱应材(300260.SZ)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昆山方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与昆山市陆家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