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事故敲响安全警钟:车门隐患与电池风险,新能源汽车安全路在何方?
创始人
2025-10-18 02:40:05
0

成都天府大道仁寿视高段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小米SU7 Ultra在凌晨发生碰撞后起火,导致驾驶员不幸身亡。这起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的关注,尤其是车辆碰撞后的救援难题。

今年3月,安徽铜陵高速上也曾发生类似事故,一辆小米SU7撞上施工路障后起火。当时舆论焦点集中在车辆辅助驾驶系统的可靠性上,而此次事故则暴露出新能源汽车在碰撞后车门无法打开的普遍问题。两起事故均出现“碰撞—车门锁死—救援受阻”的链条,反映出行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安全挑战。

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成为此次争议的焦点。专业分析指出,小米SU7采用的电控门把手缺乏独立机械解锁装置,在车辆断电时外部无法开启。尽管官方说明车辆碰撞后会自动解锁,但严重撞击可能导致车门变形,即便机械结构完好也难以打开。测试数据显示,配备电子门把手的车型在侧面碰撞中,车门开启成功率明显低于传统机械把手。

针对这一隐患,工信部已于今年9月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公开征求意见,明确要求车门必须配置机械释放功能,并设定操作空间标准。该标准预计2027年正式实施,届时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将被禁止。

电池安全问题同样引发关注。小米汽车曾宣称其电池系统采用电芯倒置和多层隔热设计,确保热失控时火焰向下排出。但此次事故中,车辆碰撞后仍迅速起火,目击者称火势在救援过程中突然加剧,可能与锂电池热失控有关。液态锂电池在严重撞击下,隔膜破裂易引发短路和燃烧,实验室条件与真实路况的差异成为行业技术瓶颈。

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将于2026年7月起实施新版《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增热扩散测试等多项标准,进一步强化电池安全规范。

事故发生当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新的审查要求征求意见稿,全面提高企业智能化、网联化能力要求和生产准入门槛。新规明确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标准,以及软件升级、组合驾驶辅助等功能的安全要求,同时通过引入可靠性指标,筑牢车辆安全底线。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导致部分企业压缩研发周期、降低零部件成本,可能影响产品安全质量和售后服务。此次小米SU7事故与新规发布形成时间上的呼应,折射出行业从技术竞赛向安全本质回归的趋势。

截至目前,小米官方尚未就此事发布正式声明。随着工信部新规逐步落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迈向更高安全标准的发展阶段。在车辆智能化不可逆的背景下,安全始终是智能汽车发展的核心命题。当事故发生时,任何先进功能都需以保障生命安全为前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宁福新能源大圆柱电池项目签约仪... 大象新闻记者 孟湛 通讯员 张龙 魏现有 10月22日,2025宁福新能源大圆柱电池项目签约仪式暨合...
百度宣布萝卜快跑落地瑞士,将推... IT之家 10 月 22 日消息,百度官方今天宣布,萝卜快跑与瑞士公共交通运营商 —— 瑞士邮政旗下...
2025年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 “平权+端到端”,智能驾驶加速进化 智能驾驶行业发展回顾 新能源车高增推动智能驾驶快速渗透。中国已成...
江淮汽车深耕智能化技术,凭智能... 在近日揭晓的2025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中,江淮汽车参与的“智能网联车辆数据安全与高效防...
10月23日智能汽车(3994...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3日,智能汽车(399432)指数报收于6620.6点,涨0.44%,成交74...
6亿美元,中国自动驾驶领域融资... 10月23日,无人物流车赛道头部企业新石器(Neolix)宣布完成逾6亿美元D轮融资。 公开资料显...
联手德国机器人顶流,上汽大众握... 就在不久前,上汽大众与德国顶尖机器人公司Neura Robotics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
对话斑马智行高管:不做辅助驾驶... 作者 | Janson 编辑 | 志豪 车东西10月23日消息,日前,在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斑马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