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零下五度那阵儿,我家电车差点把我撂在半路。满电出门跑了不到一百公里,续航表蹭蹭往下掉,最后龟速挪到充电站的时候,屏幕上那点余电看得我手心冒汗。真不是夸张,冬天的电车跟换了个车似的,以前觉得 “里程焦虑” 是噱头,现在才算实打实领教了。
后来跟出租车师傅唠嗑才知道,不是车不行,是咱没摸透冬天的用车门道。尤其电池预热这事儿,太关键了!我以前总以为充电就是插枪等着,哪知道低温下电池跟冻僵的人似的,得先暖透了才肯 “吃饭”。前几天试了试随用随充,刚下班到家赶紧插电,电池还是热乎的,充电速度明显快了不少,以前要俩小时充满,那天一个多小时就搞定了。
你别说,预热的讲究还真多。有次我在室外停了一整晚,第二天早上充电,插了半天没反应,后来才发现电池温度太低,系统先在那自己加热呢。等了快半小时才开始真正充电,那会儿我才明白为啥老司机都推荐地下车库充电。实在没这条件的话,午后晒太阳的时候充也管用,至少能省点加热的时间。对了,现在不少新车带远程预热功能,出门前十分钟在手机上点一下,上车就能走,电池也舒坦,这配置买新车的时候真得盯着要。
再说说空调这耗电大户。我以前冬天上车就把空调开到 26 度,风还开最大,现在想想真是傻。上周试了试把温度调到 22 度,自动风量,居然也不冷,关键是续航掉得慢多了。更绝的是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这俩配置简直是冬天福音!开了座椅加热,上身暖烘烘的,空调温度不用开太高也舒服,据说比开暖风省不少电。我那朋友的车没有这俩配置,冬天裹着羽绒服开车,看着都遭罪。
说到配置,真得夸夸现在新车的热管理系统。我邻居买的新车,说是能让电池一直保持在舒服的温度,上次寒潮那几天,他说续航也就掉了一点,比我的老车强太多。不像我这车,天一冷电池就 “罢工”,看来下次换车,电池热管理这块儿得重点考察。不过老车也不是没救,我现在开车前都会通电预热一两分钟,起步也慢慢开,不猛踩油门,续航确实能多撑一会儿。
有个误区得跟大伙提个醒,别等电快耗光了才充电。冬天的电池娇贵,亏电状态下低温存放更伤电池。我之前试过剩 10% 的电停了一晚上,第二天直接掉了 5%,心疼得不行。现在改成剩 30% 就补电,虽说麻烦点,但电池状态明显好多了。还有充电的时候尽量找有遮挡的地方,上次在露天充电站充了半小时,感觉那电还没充进去多少,风一吹全给吹凉了。
前几天刷到个冬测数据,好多车续航都打了对折,不过新款车普遍比老车表现好。想想也是,技术在进步,像现在的固态电池,听说能量密度比老电池高不少,续航能提升一大截,就是还没普及到普通车型上。咱普通车主眼下能做的,还是把预热和省点电的功夫做足。
其实总结下来就俩核心:让电池暖起来,让空调省点电。说起来简单,真操作起来得慢慢摸索。我现在每天上车前先远程预热,开空调必开座椅加热,充电专挑暖和的时候,这一套下来,续航至少能多跑几十公里。再也不用出门就盯着续航表,心里踏实多了。
冬天开电车确实费心,但摸透了脾气也没那么可怕。那些说电车冬天不能开的,多半是没找对方法。毕竟用电车的成本摆在那儿,比油车省太多了,这点小麻烦忍忍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