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机会,你会考虑买一台合资新能源车吗?
虽然一开始不怎么被看好,但是到了真正亮相的时候,大家发现这些新一代的合资新能源车显然要比想象中的靠谱不少。国产供应链的三电和智能化技术,搭配合资的品控和机械素质,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是会有不少人接受的,甚至其中还诞生了诸如丰田bZ3(配置|询价)、日产N7(配置|询价)这样的爆款。
而马自达则是其中被不少“粉丝”赋予很高期待的一个,毕竟马自达的设计+操控依然是不少人非常看重的卖点。从结果来看,它拿出的第一个作品——EZ-6(配置|询价),我觉得设计到位了,但操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出色。那么,这台EZ-60又会怎样呢?
起码,在外观设计上,马自达是可以让人放心的。
虽然换成了新能源车,但马自达在塑造立体感这方面的设计优势依然没有丢失。在之前的EZ-6上你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出,它和深蓝03在车体设计上依然有着很深的联系。但到了EZ60上,这种联系已经非常微弱了,车体是重新开发的,关键特征方面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只有皮囊之下的平台和技术的共用。
探店的一大好处,就是有机会看到顶配和主销配置之间的差距。而这一次探店体验,恰好就看到了两个增程配置——顶配的Max版和次顶配的Pro版,可以很好地观察到两者之间的区别。从实车来看,Pro版外观最明显的差异在于车身和车轮,Pro使用19寸的轮圈(Max版可选配21寸大,并且没有撞色车身涂装,我个人觉得对卖相的影响并不大。
即便成为了新能源车,马自达也没有贸然放弃自己的经典设计语言,而且非常出色地把它和很多新能源车的共性设计特征结合得很好。五边形的盾形格栅,到了EZ系列上就成了与“海鸥状”日行灯融合的封闭式前脸,而且大灯的尺寸也被压缩得很小,留出了大面积表面,来塑造立体化的保险杠,这也是马自达的一大经典特征。相比起EZ-6的独立封闭中网,EZ-60的表达方式显然更简洁耐看。
EZ-60的一大设计特色,在于车身上下有很多独创的空气动力学细节,除了如今比较流行的保险杠外侧的刹车通风口之外,前舱盖的前端,以及C柱内部还隐藏了独立的镂空通风道,用于梳理气流。在一台车身尺寸“寸金尺土”的家用车上,花这么多空间来给气动特性让路,20万以下的价位里我还没见过有哪家愿意这么干的。
尾部设计是我认为EZ-60上一个比较大的争议点。后舱盖的造型向外非常凸出,以至于后风挡下方的最外沿已经超出了后保险杠的长度范围。这显然是为了侧面能有一个足够夸张、如同跑车一般的尾部造型线条。代价就是后舱盖超出了保险杠的保护范围,一旦追尾容易直接损伤尾门和尾灯组。
使用字母车标、细长的断开式尾灯组,使得尾门有了大面积的“留白”区域,视觉上趋于整洁,为此尾门开启的按键也被挪到了后雨刮的基座上。但是过于外凸的尾门却让整个车尾没有常规视觉上的层次感,看起来会有点怪。而且尾门开关的位置也比较高,感觉不太顺手。
▲Pro版内饰
▲Max版内饰
座舱的配备比想象中还要更好一些,全系包括四个增程配置、两个纯电配置,都标配了这块26.5英寸的大连屏,而且是一块整体切割的液晶屏,而不是拼接的。中控台上方的搪塑虽然手感不算出色,但至少也是略软。普通版本的配置,内饰的颜色搭配是很经典的米加黑,看起来更简洁,而顶配的Max版会加入对比更强烈的紫色,使得观感更豪华。
车门上的塑料面板印有缝线纹路来“以假乱真”。一个全系标配的50英寸HUD取代了传统仪表盘,使用全白色字体,清晰度尚可,但容易受到强光干扰。另外,外后视镜的外围面积偏小,比较难看清外侧车道。
中控台的出风口边缘,在不同配置上也做了一些区别,普通版本的配置是镀铬饰条,而顶配则是带有主动功能的256色氛围灯,同时整个饰条部分都是灯壳,搭配紫色的内饰仿皮包裹,到了晚上灯亮起来之后,颇有一些如同奔驰的“夜店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