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朋友聊起长途驾驶这事儿,他说他舅舅从东北开车回来,一千多公里没喊累,而我们跑个三百公里就开始打哈欠。这差距到底在哪?
其实不是老司机有什么特异功能,无非就是经验多,方法对。
01
座椅调节这事儿,90%的人都搞错了
新手上车就开,座椅啥样就啥样。老司机不一样,上车第一件事就是调座椅。膝盖弯曲角度,手握方向盘三点九点方向,靠背倾斜100-110度,腰部支撑完全贴合脊椎曲线。这些细节差一点,开几个小时腰就废了。
你看那些跑长途的货车司机,座椅上各种小垫子小枕头,不是矫情,是真懂。方向盘距离也要恰到好处——手臂伸直后手腕刚好搭在方向盘顶端。
02
休息这事儿,新手最不会
新手开车喜欢硬撑,觉得停车休息丢人。累了也不停,非要开到目的地。老司机不这样,该停就停,绝不逞强。
人家有个规律:开两小时必须停20分钟。不是上厕所那种停,是真正的休息。下车走走,活动活动,喝点水。这20分钟看起来浪费时间,其实节省时间,后面几百公里开得更轻松,比硬撑效率高多了。
据我了解,法规说开四小时休息二十分钟,但老司机都是开一两小时就停一次。我发现人真的不能等到感觉困了才休息,那时候大脑已经不清醒了。
03
看路也有技巧
新手总是盯着前车,紧张得眼睛都累了。老司机把80%注意力放在前方路况,20%用于扫视后视镜和仪表。视线要看向前方至少二百米的距离,不要只盯着前车,前方几辆车的动态都要了解。
有些人为了不超速,频繁去看仪表,总是在仪表和前方路况之间切换,这样会增加眼睛的疲劳程度。保持匀速行驶时车速不会有变化,不需要经常查看车速。
04
心态和环境同样重要
开车这事儿,心态最重要。新手开车总觉得路上都是敌人,哪个车并线都是针对自己,气得不行。
老司机看得开,知道大家都是赶路的,没必要较劲。心态平和,身体自然就不累。
车内空气也很关键。闷久了人就犯困。开了空调别总内循环,偶尔开窗户缝隙透透气。有次高速上开内循环太久,差点晋过去。后来学会隔段时间换新鲜空气,舒服多了。
写在最后:总体来看,这些窍门挺管用,关键是别逞强,别硬撑。车是工具,不是敌人。这些方法需要体能和适当的休息做基础,身体才是长途驾驶的本钱。您平时跑长途有什么心得体会?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