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知识普及---触觉
认识我们的“身体保护层”——触觉
触觉是我们人体分布最广、最基本、也最早发展的感觉系统。它不仅仅是“用手触摸”,而是遍布全身皮肤的感受器,帮助我们感知冷热、痛痒、轻触、压力等。
一个健康的触觉系统就像身体的一层“智能保护罩”,主要负责:
· 防御与安全: 区分安全接触与危险威胁(如被轻碰 vs. 被针扎),并启动应对(如躲避)。
· 情绪安定: 舒适的触觉输入(如拥抱)能刺激大脑分泌愉悦物质,带来安全感。
· 辨识能力: 无需眼看,就能分辨出兜里钥匙和硬币的形状(这称为“触觉辨识”)。
· 身体知觉: 清晰感知自己的身体轮廓和位置,即“身体地图”。
触觉失调主要有两种表现:
1. 触觉防御过当(过敏): 对触碰过度敏感。表现为胆小、怕生、不爱理发洗头、拒绝赤脚、挑食偏食、容易发脾气。
2. 触觉防御过弱(迟钝): 对触碰反应不足。表现为摔跤不觉得疼、过分喜欢碰撞、手部操作笨拙、对温度变化不敏感。
简单落地的家庭训练方法
触觉训练的核心在于提供丰富、多元的皮肤刺激,从而“唤醒”和“重塑”触觉系统。以下方法无需专业器材,在家就能轻松完成。
一、全身抚触与按压(针对触觉过敏,提供深层安抚)
“三明治”游戏: 让孩子躺在地毯或软垫上,用枕头或柔软的毯子轻轻覆盖在他身上(避开头部),制造被包裹的舒适感。你可以假装在做一个“人体三明治”,轻轻地从上到下施加均匀、稳定的压力。
二、手部精细触觉(提升辨识与操作能力)
米中寻宝: 准备一盆大米、豆子或沙子,将一些小玩具(如乐高小人、小汽车)埋入其中。让孩子伸手进去寻找、挖掘。进阶版可以混合不同质地的材料,如米和绿豆。
三、多样化材质体验(丰富触觉记忆)
光脚丫乐园: 在家里开辟一个安全区域,让孩子赤脚在不同材质上行走,如柔软的地毯、冰凉的地砖、粗糙的瑜伽垫、有凸点的按摩垫等。
四、游戏化触觉刺激(综合训练)
毛巾卷寿司: 用一条大浴巾将孩子紧紧卷起来,然后轻轻“拉”出来或让他自己“滚”出来。
安全小贴士:
· 尊重孩子: 如果孩子对某项活动强烈抗拒,不要强迫,先从他能接受的开始。
· 由轻到重: 对于触觉敏感的孩子,刺激应由慢而深开始,避免突然、轻快的触碰。
· 乐趣第一: 将训练融入日常游戏,让孩子在快乐中自然改善。
坚持这些触觉游戏,能帮助孩子构建稳固的“身体保护层”,让他们情绪更稳定、学习更专注、动作更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