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针对外界关于极氪科技集团首席商务官(CBO)关海涛已离职的传闻,其本人于当日晚间通过个人朋友圈发布动态,确认从公司离职。
吉利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评论区祝福回应,坐实该消息。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2月份极氪、领克正式合并,领克成为极氪科技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关海涛的职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极氪CMO成为极氪科技CBO。值得注意的是,关海涛离职之际正值极氪汽车销量“低迷”之际。
“升职”仅8个月后离职
“能经历极氪高速发展、登顶、IPO,再到极氪科技成立、回归吉利,也是职场生涯中最珍贵的荣幸”。关海涛通过朋友圈感慨。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 关海涛于2018 年入职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任荣耀业务部营销部副部长,中国区 CMO。2021 年 1 月起,出任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中国区电商部部长,统管荣耀电商业务。2023 年 9 月,关海涛从荣耀离职并确认加盟极氪智能,出任 CMO(首席营销官),负责市场与品牌相关工作。2025年2月,其职位调整为极氪科技集团首席商务官(CBO)。
从公开履历看,关海涛加入极氪前后,职位均为CMO(首席营销官),直到今年2月调整为CBO(首席商务官),后一职位在职仅约8个月,引人深思其离职或主要和他的市场营销工作有关。
极氪销量承压
在极氪与领克合并后,极氪科技的销量数据看似一片形势大好。数据显示,极氪科技9 月单月销售达 5.15万辆,但同比增长 8.5%;前三季度累计销售近14.3万辆,同比增长51%。
但拆分后不难发现,领克在这份成绩单中占据上风。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9月份极氪品牌销量为1.8万辆,同比下降了14.41%。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为14.4万辆,同比增长仅1%。这一趋势与中国绝大多数新能源品牌整体大幅增长的市场趋势不符,也与吉利汽车集团2025年前9个月总体销量同比大涨的趋势偏差较大。反观领克,极氪科技9月份的 5.15万辆成绩中,领克占据了3.29万辆占比近64%。
而此时,极氪距离其全年32万辆的销量目标还有17.6万辆的巨大差距,完成率仅为44%。
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份极氪就因销量承压进行了一次人事调整。5月4日极氪科技集团发布内部通知,宣布管理层紧急调整。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将分管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整体工作,直接管理品牌营销中心、用户增长中心及用户交付中心;集团副总裁林金文则负责用户服务中心、用户网络中心、用户数字化、运营与流程,同时协助林杰管理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工作,并向其汇报。
彼时就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以上调整是由于极氪品牌在今年以来销量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拆开极氪汽车的产品矩阵不难发现,其产品长期存在“偏科”问题,其中极氪001占比过高(近四年始终占总销量40%-50%),但猎装轿跑细分市场容量有限,且用户群体重叠度高(与蔚来ET5、特斯拉Model 3竞争)。
今年,极氪推出了极氪007并对其寄予厚望,希望成为一款“走量”产品。但事与愿违,因设计风格偏离主流家庭用户需求、智能驾驶(浩瀚智驾2.0)落地慢于竞品(小鹏XNGP、华为ADS 3.0),未能复制小米SU7的“现象级”成功。
在极氪销量爬坡遇阻,期望产品未达到预期的背景下,关海涛的离职就颇显意味深长。但对于极氪而言,或者推出一款爆款产品,调整其产品矩阵才是迎头追上的关键。